兩人對視一眼,也僅有一眼。
陸沉隨即收回視線,冷靜地看著前方。
景軍動了。
不同于上次出戰的淺嘗輒止,這一次景帝赫然派出三個萬人隊,齊頭并進向齊軍陣地逼來。
蘇孛輦、紇石烈、術不列三員虎將各領一萬銳卒,在前行的過程中不斷調整節奏,到最后竟然隱隱達到萬眾一心的程度,猶如三座山峰向前平移,每次腳步落下都會發出沉悶又恢弘的響聲。
落在齊軍將士耳中,便如大地為之震顫。
陸沉一眼便看出景帝的意圖。
到了這個時候,景帝依然沒有想過要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此戰的勝利,這三支萬人隊的后方各有一個萬人隊作為支撐,即便他們無法攻破齊軍的陣地,也能得到身后同袍及時的援護和支撐,不會出現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的結果。
而景軍強悍的輕騎兵沒有任何出動的跡象。
簡而言之,這依舊是一場硬碰硬的廝殺,景帝打定主意要將兌子的戰術進行到底,絲毫不給陸沉動用奇兵的機會,除非他主動讓出前軍陣地,讓己方中門大開。
“真是一個難纏的對手。”
陸沉雙眼微瞇,面上并無慌亂之意。
如果以往的戰事中,每一位景軍主帥都能做到這個程度,陸沉或許早就泯然眾人,無法嶄露頭角平步青云。
不過陸沉這段時間并未荒廢,他為了今日這一戰百般籌謀,算盡景軍可能使用的策略,而這種兌子戰術必然會重點提防,并且做出相應的準備。
隨著戰鼓聲越來越雄渾壯烈,景軍三支萬人隊逐漸逼近齊軍陣地。
今日陸沉擺下的是魚鱗陣,主帥位于大陣中后部,陣型朝中間收攏,將各部兵馬按梯次配置,整體緊湊且堅實,唯一的弱點便在尾部。
廣陵軍和奉福軍負責正前方迎敵。
這兩支精銳的主將可謂風格迥異,廣陵軍都指揮使劉隱穩健厚重,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會親自上陣,因為他堅信主將乃一軍之魂,最重要的職責是指揮全軍,在合適的時機做出準確的決定。
而奉福軍都指揮使徐桂可謂標準的悍將,當年他在厲天潤麾下領兵,便以陷陣無雙聞名邊軍,最擅長的事情是率親衛擔當尖刀突前,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然后全軍席卷而上破陣殺敵。
當此時,景軍三萬步卒漫涌而來,廣陵軍和奉福軍沉穩應對,同樣分成左、前、右三軍。
從兵力上來看,齊軍顯然處于劣勢,畢竟兩軍合計也不到兩萬五千人,而且廣陵軍在第一戰折損了千余人。
面對虎狼一般的景軍步卒,齊軍將士不急不躁,按照既定的方略迎敵。
景軍不斷向前突進,迎著齊軍各陣戰鋒隊的箭雨前行,用生命作為代價不斷縮短兩軍的距離。
蘇孛輦率部居中,因為第一戰中掌握的經驗,他對齊軍的戰法已經非常熟稔,當下毫不遲疑地怒吼道:“殺!”
景軍如洪流一般沖向齊軍陣地。
按照蘇孛輦的預料,接下來便是麾下精銳長槍兵與齊軍刀盾兵展開廝殺,然后在廝殺中尋找機會破陣。
一切都按照他的推測發展,然而當景軍步卒涌至齊軍陣地前方,這位經驗豐富的大祥隱忽然察覺一絲不對勁。
和第一戰相比,齊軍依舊是刀盾隊在前、戰鋒隊在中、跳蕩隊居后等待戰機,可是當景軍貼上來的時候,齊軍盾手忽然無比整齊地后退,似乎是有意為同袍讓出空間。
緊接著蘇孛輦神情微變,隔著二十多丈的距離,他瞧見最前方的齊軍長刀兵和上次不太一樣,他們的身軀明顯更加魁梧,手中的長刀更長,且是雙面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