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普通士卒來說,這座城里空空蕩蕩,既沒有身段綿軟的美人,也沒有唾手可得的金銀,甚至連糧草輜重都所剩無幾——齊軍堅決執行堅壁清野的政策,在潰逃之前居然放火焚燒本就不多的糧草。
對于滅骨地和貴由兩位大將來說,此戰贏得太過簡單,即便他們不會刻意低估麾下軍卒的實力,也能察覺齊軍沒有傾盡全力。
“劉守光究竟在打什么主意?他是不想要西線的防御了?”
貴由看起來有些牙疼。
坐在他對面的滅骨地沉穩地說道:“現在看來對面應該是在做取舍。他們沒有足夠的兵力應對全線戰事,只能被迫放棄一部分防線,從而集結足夠的兵力在另一邊組織反擊。”
這兩人都已清楚兀顏術的戰略謀劃,東西兩線同時進逼,誘使齊軍出城決戰。
兀顏術之所以敢做出這樣的安排,是因為他手里有五萬多來去如風的輕騎,足以在短時間內改變戰場態勢。
貴由略顯熱切地說道:“既然如此,我們是不是該繼續向南進軍,爭取進一步擴大戰果?”
這便是趁他病要他命,既然西線齊軍被迫后撤,他們怎能錯過這個大好機會?
然而滅骨地搖頭道:“貴由將軍,我建議暫緩向南推進。”
貴由皺眉道:“此言何意?”
滅骨地沉吟道:“現在齊軍有意收縮西面的防線,不代表他們毫無一戰之力,戰場的局勢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變化。我們的任務是打下嚴武城,既然已經實現這個目標,不妨先停下來看一看。在我看來,你我可以決定一人鎮守此城,另一人則領兵向北回撤,這樣萬一另外兩處戰場發生意外,我們可以及時馳援。”
兩個人的意見出現明顯的分歧。
貴由雙眼微瞇,語氣變得冷峻:“你應該很清楚大帥的軍令,我們的任務就是打穿齊軍的西線,怎能因為對方主動讓了一步,我軍便停滯不前?不論齊軍是真的實力不濟還是故意示弱,如果我們不能給對方施加足夠的壓力,那么大帥的謀劃就無法落到實處。”
滅骨地沉吟不語。
貴由繼續說道:“按照你先前的分析,劉守光這是要在保證太康到雍丘一線守軍數量的前提下,主動放棄西線的防守,進而在東線藤縣一帶組織反擊,那我們為何要瞻前顧后?敵人的弱點已經暴露出來,我們不趁勢擴大戰果,反而要主動后撤,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滅骨地沉聲道:“你莫要激動,我只是出于謹慎的考慮。”
“我知道你不是那種膽小如鼠的人。”
貴由冷笑一聲,目光如電:“如果前軍主帥是常山郡王,想來你肯定不會這樣猶豫不決。”
這句話直接挑明他心中的不滿,更暴露出景軍內部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
盡管景帝通過各種手段削弱慶聿恭在軍中的威望,卻無法改變他帶出很多將領的事實,更不可能將這些能征善戰的虎將悉數棄用。
滅骨地便是其中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