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該早些準備,畢竟北伐需要動用數之不盡的人力物力?!?/p>
李宗本微微頷首,轉頭說道:“便以兩年為期,朕希望在鼎正三年初春,能夠收到邊軍將士克復河洛的捷報?!?/p>
鼎正三年?
韓忠杰稍稍一想便反應過來,當今天子并未改元,今年是建武十五年,想來冬去春來之時便是鼎正元年。
他琢磨著“鼎正”二字,不由得滿懷熱切地說道:“臣堅信陛下能收到那份捷報?!?/p>
諸事漸定,李宗本心情頗為舒暢,轉身走回龍椅邊坐下,淡然道:“對了,還有一件事。秦正再度上折辭去織經司提舉一職,朕已經允了,賜他國侯之爵并田產金銀,許他回鄉休養。”
在刺駕大案發生之后,秦正便失去了對織經司的控制權,這段時間由三位提點分擔司務。
他并未繼續堅持,已經連上七道請辭奏章,李宗本一直留中不發,此事為朝野上下人盡皆知。
韓忠杰心中一動,他凝望著天子深沉的目光,緩緩道:“秦大人老家在西南原州,這一路山高水長,沿途可不太平?!?/p>
李宗本沉默片刻,輕聲道:“明年春天,讓他病故在桑梓之地吧。”
“是,陛下。”
韓忠杰躬身應下,并未多言,隨即便行禮告退。
約莫小半個時辰過后,又一位三品重臣走進崇政殿。
“臣蘇云青,拜見陛下!”
“免禮平身?!?/p>
李宗本抬眼望著這位氣度沉凝的織經司高官,微笑道:“近來你幫朕辦的幾件事做得極好,朕很欣慰沒有看錯人?!?/p>
蘇云青垂首應道:“為陛下效力是臣的榮幸,豈敢不盡心竭力?!?/p>
李宗本溫言道:“今日召你入宮有兩件事?!?/p>
蘇云青道:“陛下請吩咐。”
李宗本不疾不徐地說道:“這第一件,朕已經允準秦正辭官歸鄉,織經司提舉一職空缺。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愛卿顯然是不二之選,無論對朕的忠心還是辦事的手腕,都要強過另外兩位提點,朕沒有不選你的道理。故而,朕欲任命愛卿為織經司提舉,只不知卿是否愿意為朕分憂?”
織經司和朝堂其他衙門不同,這是獨屬于天子的親軍,一應官員任免皆由天子獨斷。
蘇云青連忙躬身行禮道:“陛下厚愛,臣必當忠心辦事,死而后已!”
“愛卿果然乃是朕的膀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