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論文年代很早很早了,浙大朱教授和張教授團隊在《細胞》上的一篇論文,原子分辨率下沙門氏菌鞭毛馬達的冷凍電鏡結構。”
“通俗點理解,鞭毛大家都知道吧?高中課本上有,菌類屁股后頭的小毛毛,可以像螺旋槳一樣旋轉,推動細菌像潛艇一樣游動,這篇論文拍攝了鞭毛馬達的細微結構,請大家看圖!”
復雜的冷凍電鏡圖出現在屏幕上。
萬人禮堂頓時一寂。
腦院和生工的學生還好,類似的圖早就看爛了,甚至他們自己都做過差不多的圖。
其他院的學生還是頭一次看到這種圖,頗受震撼,紛紛張開嘴小聲驚嘆。
突如其來的罵戰
巨大復雜的結構呈現在大屏幕上,圓環長軸層層嵌套,猶如齒輪結構般扣合在一起,繁雜華美!
看上去難以想象是細菌體內的東西,更像是某種精心設計過的機械產物,尤其是在屏幕上放大尺寸后,說是太空戰艦的發動機都有人信!
“還有動圖,動圖看上去更直觀,我給大家找一下!”宋河說。
他迅速在電腦上點擊,很快找到一個演示視頻。
視頻里的鞭毛馬達高速轉動起來,還配上金屬傳動的咔噠咔噠聲,再次引發學生們的驚嘆,這東西確實像某種人造機械,難以想象滿地細菌都長了類似的結構。
“看上去很神奇,實際上更神奇!”宋河對學生們的驚嘆很滿意,開口講解。
“底座叫內膜環,質子泵和胞質區環會向它傳導扭矩,接著將扭矩傳給聯動桿。”
“聯動桿,46個亞基組成,螺旋桿狀結構,依靠亞基的互相鎖定,保證高速旋轉和扭矩傳輸。”
“這里還有六個小螺旋結構和五個環結構,克服了結構不對稱性,讓扭矩傳輸從水平方向切換到垂直方向。”
“外膜環和周質環,互相扣合形成復雜的桶狀結構,同時用靜電斥力和氫鍵環,使得高速旋轉時無摩擦,幾乎無能量損耗。”
學生們又是一陣驚嘆,牛逼聲此起彼伏。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機械結構了,甚至還有磁懸浮的意思!
“每秒鐘300-2400圈,這是它的轉速!26納米,這是它的尺寸!”宋河說,“有些快速游動的細菌,一秒鐘可以跑出自己身長上百倍的距離!世界上已知最先進的分子馬達,就是這玩意兒!”
“注意,下面重點來了!”宋河頓了頓,“它是自然進化出來的!”
幾千個學生大張著嘴,心里驚濤駭浪。
讓機械專家去殫精竭慮地設計,都未必能設計出如此精妙的東西,但它居然是從大自然的風刀霜劍里自發誕生的?
“有人說,這是概率和時間的偉大力量,也有人說,這是某種神靈設計的產物。”宋河道,“沒有關系,我們可以分開探討!”
“如果它是靠概率和時間塑造出的神奇結構,那么好了,宇宙中最不缺的就是概率和時間!已知宇宙有兩千萬億億顆恒星,每顆恒星周圍又有數量不等的行星,廣闊天地無拘無束,任憑時間和概率發威,創造種種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