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河波太俗,他出風頭已經出夠了。
深睡波太直白,雖然利于學者學生們背誦,但毫無新意特點。
“若羌波吧!這種深睡時出現的腦波就定名為若羌波!”宋河靈光一閃,“咱們來若羌一趟,也給若羌這片土地回饋點禮物,擴大一下若羌的世界知名度!”
團隊成員一片叫好聲,又是一通瘋狂鼓掌,氣氛熱鬧得像過年。
“好了,我去寫論文投稿,你們繼續推進,盡快測出若羌波的編碼方式!”宋河吩咐,“大家加油干啊,不能總讓我拿一作,你們也拿一篇一作試試!”
團隊成員散開,滿懷信心地工作。
絕大部分科研團隊的工作氛圍,要么平平淡淡,忍受曠日持久的失敗,要么壓抑高壓,被老板用鞭子抽著像驢一般干活。
但宋河團隊的氛圍獨樹一幟,眾人情緒高漲,空氣中彌漫喜悅,不像是在做枯燥的研究,反倒像是在準備慶功宴!
宋河到偏僻角落的桌子坐下,打開筆記本,十指翻花地寫論文。
雖然若羌波這項成果百分之二百能發頂刊,但他沒有糊弄,依舊認真地斟酌措辭,試著把論文寫的繪聲繪色。
再怎么說,將來自己也是學術界有頭有臉的人物,引用量會高的嚇人,全世界各地的生物學者或許都會拜讀自己的論文,如果寫的稀爛,豈不是自砸招牌?
黑歷史不能有啊!
勤勤懇懇寫了幾小時論文,三審三校,最后羅列上科研團隊全體成員的名字,干活辛苦貢獻大的放前面,干活摸魚貢獻小的放后面。
以往通訊作者一欄,宋河還會找位德高望重的老師掛名,但這次他不找老師掛名了,把自己同時列為一作和通訊作者!
怎么,我宋河不夠知名嗎?還有誰比我更適合當招牌?
投稿!
剛投稿完畢,實驗室另一端傳來一片驚呼聲。
宋河疑惑地起身走過去,“怎么了?”
只剩最后一步!
宋河走近了一看,心頭微震。
紀天和的桌面上,層層疊疊擺了一大堆白色數據紙,上面全是若羌波的局部特寫。
他已經用紅筆在上面做了無數標記,似乎已刨析了七七八八!
此刻,紀天和正在給其他團隊成員講解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