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我們要研究的生物,dna很特殊,傳統的從dna去測定壽命的手段有可能失真,又該怎么辦?”宋河問。
教室里的學生都有些傻眼了。
由外到內層層遞進,各種層面的手段都說了,現在連dna層面的辦法也不行?
哪來的這么多假設?地球生物不都吃這一套嗎?
有學生忍不住發問,“院長,您是不是被安排研究外星人了?怎么這么多限制?”
角落里響起一些零星的笑聲,但大多數人沒笑,無比狐疑地望著院長。
搶紙團大戰
大部分學生沒笑,是真有些懷疑。
雖然宋院長是以開玩笑的語氣講了個靈異故事,但這半天不停提問時,明顯能感覺出他態度認真,異乎尋常的認真!
似乎真的有一個怪物,等著他去研究,他在篩選能理解怪物的學生當助手!
連基因層面的辦法都解決不掉的生物,唯一解釋就是非地球生物,加上宋院長一直在大力投資太空城,創辦各種星際科研平臺、星際能源公司,不禁給人一種宋院長是不是真捉到外星人的強烈聯想。
宋河輕笑兩聲,“多慮了!哪來那么多外星生物!咱們聊的就是地球生物!你們答題也要在地球生物的范圍內答!”
“以為我是在給你們實打實聊工作內容嗎?不是!怎么可能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聊機密?我搞的項目至少都是商業機密,哪會大庭廣眾說出來?”
“你們提出一個辦法,我增加限制否決一個辦法,提一個否一個,提一個否一個,試試你們極限!研發過程中你們會不斷遇到一切奇奇怪怪的限制,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去繞過它打破它,直通目的地!”
“這么快就都考倒了?難住了?就只有這點本事嗎?”
說著,他撕紙又攥出一顆紙團,猛地扔出!
搶的人少了許多,但依舊一大群人搶,潔白的紙團像鳥一樣輕盈地在教室里亂飛,終于被后排一只手精準攔截。
那只手的手腕上,還戴著上百萬的名表。
“盧庚!”宋河點頭。
盧庚起身,“基因不行的話,深入元素層面吧,測碳十四!”
礙于盧神的威望,這次反對聲隔了兩秒才響起。
“反對!碳十四半衰期五千多年,斷代結果和半衰期是指數關系,光誤差就有三十多年!這么大的誤差,測古董化石可以,測生物怎么可能?”
盧庚不慌不忙,淡定回答:
“碳十四確實主要用來測化石,但也能用來測1950年之后的樣本!”
“為什么?50年到63年冷戰局勢緊張,核大國密集進行核試驗,早期核試驗沒有地下實驗一說,都是在大氣層內起爆,baozha后放射性同位素隨著大氣環流進入全球環境,對流層里的碳十四豐度暴漲了近一倍,導致全球生物體內碳十四含量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