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分成型投資,你投資了一種新抗生素研發,等新抗生素出來你可以分錢,但你突然對這個項目沒信心了,決定把你手上的份額賣出去,別人如果覺得這抗生素項目有戲,也可以掏錢買。最后可能你規避了虧損風險,也可能你錯失了財富自由的機會?!?/p>
“等平臺上的科研項目形成規模,我們還會開發更廣泛的理財產品,譬如小科研門類的etf,各種各樣學術泰斗擔任基金經理的科研投資基金,甚至以學校和研究所為核心的理財產品等等!敬請期待!”
臺下很有節奏地鼓掌,雖然這場發布會內容不多,但幾乎每一句都信息量巨大,大家已經記不清是
腥風血雨的學術打假
兩天后。
早上六點,藥學院食堂。
虞半夢和查信然一如既往,坐在靠窗餐桌邊啃油條,邊啃邊刷手機。
平時他們吃飯很迅速,但今天格外慢條斯理,寒假了有些懈怠。
刷著刷著,虞半夢小聲驚呼,“我靠!學術打假功能出公告了!捶12篇《科學》上刊登的論文造假!”
“多少?”查信然一個激靈,連忙打開星際科研平臺。
果然,原本空空蕩蕩的學術打假界面上,一分鐘前新冒出一篇文章:
【這12篇刊登在《科學》上的論文疑似造假】
作者赫然是“學術打假大模型”!
兩人點進去看,內容非常干脆,羅列一篇篇論文名稱和發表時間,再截圖指出論文里的造假位置。
有實驗圖片造假,用了其他論文的圖,剪切改色旋轉后放上去,文章里直接把原圖貼出來,一目了然!
有實驗數據造假,先標紅數據,再用一大串復雜的數學算式,算出數據分布異常。
有文字描述造假,也是大篇幅的標紅。
形形色色的造假細節,像警察辦案時的證據照特寫一樣,一條條詳細羅列出來,四個字幾乎溢出屏幕——鐵證如山!
查信然翻到底下評論區,早就炸鍋了,各種語言的評論短短幾分鐘刷出上萬條,而且臟話量極高,所有人都情緒激動。
“離譜!居然全是近十年的論文!被引量還那么高?”
“完蛋,我他媽照著在上面!我還能正常畢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