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宋河拎起鼓鼓囊囊的公文包,轉身離開實驗室。
三個學生立刻慌了!
“咋辦?”查信然臉白,“咱們做的實驗菌都不行啊!給院長看哪個?”
“質量不夠數量湊,都擺出來給院長看,雖然沒成功,至少咱們努力了。”盧庚無奈道。
三人手忙腳亂準備,不一會兒在備用實驗臺上擺滿了實驗記錄本和培養瓶培養皿,看上去像博物館里擁擠的展柜,一堆不值錢的展品擁擠在一起,每個展品附加說明。
忐忑不安等待許久,宋院長再度推門而入。
“嚯!這么多!”宋河驚了一下。
他站到實驗臺前,開始一份份翻看數據。
盧庚則在一旁講解:
“院長我們暫時沒有確定的目標,所以一直在朝各個方向試,看哪個方向可以修改。”
“這幾個實驗菌的思路來自相反的立體異構體,古菌和細菌的脂質分子里,親水性頭部分子用的是相反的立體異構體。”
“另外,所有生命用的是左旋氨基酸,dna分子用的都是右旋糖類。”
“現在學術界主流認為這種手性的現象,是因為某種環境因素導致一種異構體的生存能力更強。”
“但我們覺得應該不是這個原因,因為您之前給我們講過生命的極度偶然性,所有真核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細胞,所以我們覺得可能和偶然選擇的酶有關。”
宋河眼神詫異,“酶的偶然選擇?誰想出來的?”
“我。”盧庚底氣不足道,“但實驗不順暢,我們沒能合成出適合的酶去修改手性,所以我也不知道我這想法對不對……”
“非常絕妙的想法啊!光這一個想法都夠發個論文了!很好!從哪來的靈感?”宋河好奇。
盧庚原本做好了挨噴的準備,豈料突然得到猛烈表揚,張大嘴愣了片刻,連忙回答,“左撇子和右撇子!”
宋河恍然,表情一下子明白了。
盧庚剛被夸完有點激動,滔滔不絕地繼續說:
“我在食堂看到一個學生用左手拿筷子吃飯,就順手上網搜了一下,發現人類生產的很多東西,要么是左右都行,像筷子這種,要么是從右撇子角度去設計的。因此很多工具,左撇子用起來會很不方便。”
“當時我就突發奇想,如果把人類看作酶,把菌類看過人建造起來的大型工廠,是不是就能解釋異構體現象?”
“比如細菌里的酶都是右撇子,所以造出來的甘油立體異構體就是一種形式,古菌里的酶都是左撇子,造出來的甘油立體異構體就是另一種形式?”
“非常好!非常好!”宋河露出笑容,“絕妙的想法,而且也符合實際,只不過實驗沒做成對吧?”
“是……我們先試著尋找不一樣的酶,又試著自己造酶,學藝不精,都失敗了。”盧庚沮喪。
宋河翻看實驗數據,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