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見之前兩波蟲潮的完整流程:
大量蟲卵隨水噴出,在泥土里孵化,幼蟲啃食農作物根部和菜葉悄悄長大,由于畏光性,它們會死死趴在葉片背面,無人機從空中掠過時根本看不到蟲子蹤影,直到某天澆水時蟲群受驚,才像鏈式反應一樣一窩蜂地跳起來。
凌奕奕、夏萬三和蒲松春分散開,坐飛機前往各國農田,排查有無即將爆發的粟沙蚤蟲災。
陶布團隊則繼續緊急尋找各類滅蟲驅蟲劑,宋河團隊忙著做基因測序,找到有價值的基因便通消息,兩邊齊心協力向高效滅蟲劑發起沖刺。
與此同時,網上開始有消息流出。
先是某論壇上,有人匿名放出消息:
【乘黃綠洲公司大家還記得吧?在北非種地炒作很兇那個公司,現在真要黃了!】
【前些天中東幾個大財團去考察北非農田,本來打算去看看就簽訂單來著,結果什么訂單都沒簽就回來了】
【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聽說是考察農田時遇到蟲災,鋪天蓋地的蟲子,把實驗田都啃干凈了,蝗蟲過境一樣】
【據說乘黃綠洲公司在忙著壓消息,盡量把這事兒捂著不放出來,但紙包不住火,馬上就到新一輪收割季了,大家可以等著看乘黃的數據,絕對是減產歉收】
起初沒人注意,但很快各種各樣的帖子冒出來,有匿名的,有不匿名的,但都在花式爆料:
【大家去搜新聞,中東財團去考察乘黃綠洲公司實驗田的新聞,出發的時候大肆宣揚發了新聞的,但之后突然沒消息了,也沒說考察圓滿結束,也沒說簽訂訂單,聽說是因為北非農田的情況很差勁,合作破裂了!】
【匿了,我本人就是乘黃綠洲的員工,蟲災確有其事,很多農作物今年會顆粒無收,減產非常夸張,總體減產大概在80左右,也就是說只剩20的產量,徹底虧本了,我同事們這兩天都在討論換工作,這公司肯定要涼了】
【看我ip,我就在北非工作,乘黃綠洲公司的田里夜夜冒火光,據說是在燒田除蟲,蟲子已經多到必須得燒莊稼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問題的嚴重程度,放幾張天邊被火光映紅的照片,大家自行感受一下】
【顆粒無收,我就給大家四個字,顆粒無收,乘黃綠洲公司今年內必涼】
爆料越來越多,而且傳的有鼻子有眼,有人說減產一半,有人說減產八成,還有極端的說顆粒無收。
相關話題的熱度快速被炒起來了,畢竟乘黃自帶流量,而且北非農田也曾是國際熱點新聞。
起初,力挺乘黃綠洲公司的網友還是占大多數:
“笑了,匿名爆料,懂得都懂。”
“難繃,上個月乘黃綠洲公司還給當地人賣了一大堆蔬菜,這個月居然有人造謠說顆粒無收,咱們造謠也挑個有腦子的造好嗎?”
“蟲災?還燒田?笑死了一點農業知識不懂唄?北非那地方怎么蟲災?沙子里嗖嗖往外飛蟲子嗎?就算菜里生蟲了,難道不會打藥嗎?非得放火燒?”
“是不是哪家公司想去北非包地了啊,來抹黑來了?”
但很快,冷嘲熱諷的評論逐漸增多,穩穩占據各帖子的高贊位置,輿論大勢逆轉!
“沙改土農田不是不行,前提得找原先是綠地,后來變沙漠的地方,種農作物才能長期存活。去包撒哈拉沙漠純屬腦癱行為,那一帶自古就是沙丘,想逆天而行絕對不可能!我自然環境學碩士在讀,抬杠的先亮學歷,懶得和文盲廢話!”
“同意,沙改土是天方夜譚,短時間種種菜騙騙文盲也就罷了,長期耕種絕無可能,該到乘黃綠洲公司現原形的時候了,對吹牛逼的公司沒一點好感,倒閉了正好!”
“乘黃綠洲公司從一開始就是個笑話,不好好做藥跑去種地,賠錢活該!”
“前段時間不少人吹這公司是什么科技領頭羊,什么冉冉升起的農業巨頭,看到這種水軍吹牛逼我就頭疼,現在終于都不叫了,哈哈哈,接著叫啊?”
“看股市就懂了,跟乘黃綠洲公司有合作的幾家公司股都在暴跌,資本市場的消息是最靈最準的。”
熱度越來越高,終于上了熱搜!
排名只在熱搜榜末尾,但對于乘黃綠洲公司這種年輕的初創公司來說,已經是洶涌無比的負面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