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越國土遼闊,有幾億畝田地,但是哪一塊地,哪一畝田屬于誰家,卻無人知曉。一些官紳大戶在好些個地方買入田地,導(dǎo)致沒人知道他們到底有多少田。”
“朕想了辦法,從明年一月起,全國上下每一塊地,每一畝田都給朕立個牌子,上面寫清楚這塊田地屬于誰家,田地的品質(zhì)是良田還是普田,每一年該交多少稅?!?/p>
“朕看誰還能瞞報田產(chǎn)?!?/p>
皇上說完后,文武百官們都驚呆了。
一些瞞報了不少田產(chǎn)的官員心里直發(fā)顫。
皇上這辦法也太狠了。
“皇上,此辦法操之過急,不妥當(dāng)。若真這樣辦,那全國各地的鄉(xiāng)紳大戶們都會反對,這不利于朝廷的穩(wěn)定啊。”蘇墨趕緊回道。
他真是不知道怎么了,這皇上身懷六甲,本應(yīng)該安心養(yǎng)胎,卻突然來了這么一出。
“是啊,皇上……這會天下大亂的。這幾百上千年,都沒有君王這么做啊。”禮部尚書楊東庭也站出來說道。
“皇上,還請三思?!?/p>
越來越多的官員站出來了。
顧瑤看著他們,這些官員包括中書,六部,翰林院,甚至都察院的官員。
果然如她所料,她只要拋出這個問題,必遭滿朝文武反對。
顧瑤沉思了片刻,回道:“朕已經(jīng)三思無數(shù)遍了,此事朕必須解決,不能再讓百姓無田可種,買不起糧食?!?/p>
顧瑤深知,土地問題越嚴(yán)重,拖到后面就越難解決,這就是為什么一個王朝最后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時,全部都失敗了,因?yàn)樵降胶竺妫婕瘓F(tuán)的勢力便越龐大,想要改革就幾乎不可能了,直到王朝覆滅?!?/p>
“皇上,臣近來沒聽說哪里餓死了很多百姓。再說,百姓們?nèi)艏抑袩o田,可以給當(dāng)?shù)剜l(xiāng)紳地主種地,一樣可以得一半的糧食?!?/p>
權(quán)貴更富,百姓更窮
說這話的是翰林院學(xué)士張昭。
然而他說完之后發(fā)現(xiàn)大殿上的帝王冷眼看著他,滿是怒意。
顧瑤冷笑一聲,懟道:“張昭,照你這么說,這天下不是朕的,也不是百姓的,是達(dá)官顯貴、鄉(xiāng)紳大戶的天下?!?/p>
“皇上,臣不是這個意思?!?/p>
看得出來皇上生氣了,張昭忙辯解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本來老百姓種地只需要向朝廷繳納田畝稅,一畝田不到一抖米,現(xiàn)在好了,百姓們一樣種地,但是只能得到原來一半的糧食,而鄉(xiāng)紳們,隱瞞田畝數(shù)目,不向朝廷納稅,靠著圈地大肆收割圈錢,哄抬米價,久之,則權(quán)貴鄉(xiāng)紳們更富,而百姓更窮。到那時,老百姓再造反,這大越也就差不多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