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瑤沒有接話,過了一會兒,顧瑤看到很少說話的楚大將軍站了出來。
楚大將軍說話中氣十足,是其他文臣不能比的。
“皇上,以和親的方式緩和與外邦的矛盾,以獲得短暫的安寧,是許多朝代許多平庸的君王采用的對外政策,但最終能讓外邦臣服于我大越的是武力,是軍事實力,是國力,豈是下嫁一兩個公主就能解決的問題。”
楚大將軍一語中的,顧瑤也覺得這就是事實。
和親政策自古以來就有,但是該打仗的還是要打仗,康熙曾就下嫁自己最喜歡的女兒給準葛爾丹,結果還是要自己親征,平了葛爾丹,才解決問題。
“大將軍此言差也。”
李相這時候站出來,他捋了捋胡子,說道:“誰說平庸的帝王才和親,和親政策是歷朝歷代所采用的和平的處理對外關系的方法,以公主下嫁,結兩國姻親之好,乃損失最小的方式。難道要刀兵相見,戰火紛飛,將國家拖進戰爭的泥潭才好嘛?強如大胤王朝,大齊王朝,也曾多次下嫁公主和親,與外邦諸國交好。我大越高祖皇帝,文皇帝都曾將自己的妹妹下嫁漠北和親。為何到了如今就不行了呢。在說,如今宮中正好有兩位年齡合適的公主。”
李相說完,下面很多文臣點頭。
不一會兒,禮部尚書楊東庭楊大人也站出來,說道:“皇上,和親乃上策,如今我大越與北邊戎國交惡,四十年來打了三十多仗,對我大越已是巨大的消耗,與其他諸國都應交好為甚,不可在與之發生戰爭,故臣以為當下嫁公主。”
楊大人說完,下面很多文臣一一跪下。
直接便跪倒了一片。
“臣等附議,請皇上下嫁公主和親,以保大越和平穩定。”跪下的大臣異口同聲。
楚淵將軍看到這局面,禮節都不顧,當眾便指著這些跪下的大臣,罵道:“一群軟骨頭,天天說著什么圣人之言,人臣之道,一到國家大事,就只會妥協,只會給皇上提一些軟弱的建議,今天下嫁公主給西涼,明天是不是要再下嫁公主給南云國,后天又是東齊國等等……我大越有多少公主可以嫁出去。”
顧瑤深吸一口氣,只覺得頭痛欲裂。
她看得出來,楚太傅是真生氣了。
而顧瑤也
死也不去和親
前朝發生的事很快傳遍了后宮。
西涼國使臣來訪,請求大越下嫁公主和親之事讓待嫁的兩位公顧馨月和顧清音十分不安。
兩人連上午的課都不上了,匆匆忙忙就去找自己的母妃。
而在太妃們住的后院,太妃們也在議論這個事情,生有公主的蘭太妃和林太妃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
看到女兒來了,兩人都情緒激動,忍不住流淚。
“母妃……”才滿十五歲的寧安公主噘著嘴,生氣的說道:“母妃,你去告訴皇姐,孩兒不去那西涼和親,要孩兒去,孩兒就去死。”
林太妃拿出帕子抹著眼淚,這輩子她就這么一個女兒,要是女兒遠嫁西涼和親,那比殺了自己還要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