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瑤:……
“你接著說!”顧瑤點了點頭。
馬伯恩于是接著說道:“皇上,朝廷的目的是推行田畝新政,現在田畝新政推行困難,遇到當地鄉紳地主們強烈反對,地方官員們也是寸步難行。但千百年來,哪一次改革弊政,哪一次推行新令是容易的。如今澄縣暴亂,地方窮困的百姓自己站出來了。朝廷若為了新政推行,就不應該滅了這把火,而是應該借勢,讓這把火燒得更旺一些?!?/p>
“這樣便可將新政推行導致的朝廷與鄉紳地主們的矛盾轉換成地主鄉紳與貧農、佃農們的矛盾。如此朝廷便可脫身?!?/p>
聽到這話,顧瑤笑了。
她對馬伯恩這一番見解很是滿意,因為這也正是她所想的。歷史變革,哪有不流血的,新政是土地革命,只有發動底層的百姓,才有機會取得真正的成功。這是華夏歷史書上的內容。
顧瑤于是回道:“丞相,此事朕就交由你處理了,這許崇山上的折子你來批復,批復后即可送往利州。”
奏本上是丞相的藍批
江南巡撫衙門。
此時距離澄縣暴亂已過去月余。
正處夏季的江南現在十分炎熱,衙門內,官員們都一邊打著扇子一邊辦事。
坐在主位的巡撫許崇山翻開了朝廷剛剛送來的折子,這是自己半個月前寫給皇上的急奏,但批復這本急奏的卻不是皇上,而是丞相。
看到奏本上是丞相的藍批,許崇山疑惑地皺起了眉頭。
“許大人,皇上是怎么批復的?”
江南布政使楊東庭看著身旁的巡撫許崇山,這折子雖然是許崇山上的,但寫折子的那一日他也在場。
許崇山將奏折遞給了楊東庭。
楊東庭隨即看向里面的批復。
然而看到是藍批的那一刻,他赫然睜大了眼睛,眼中露出不敢置信的神情。
而上面批復的文字,更是讓他震驚,上面寫的是:“地方百姓斗毆事件,爾等自行處理便是。仔細核實澄縣被殺的四十七戶,確認其家中是否還有幸存者,若無幸存者,則他們的田產收歸朝廷。朝廷按官田處理,租給當地的佃戶耕種?!?/p>
看完這批復的文字,楊東庭震驚了。
心想如此重大的地方暴亂事件,朝廷竟然如此輕描淡寫的按百姓斗毆事件處理了。
而且皇上不親自批復,而是讓丞相批了折子。
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許大人,那就按丞相說的辦吧?!?/p>
楊東庭也是無語了,他猜不透皇上此刻的心思,更不明白朝廷為何要這么處理這次的暴亂。
許崇山低低咳了一聲,他將奏本收了回來,然后對一旁的利州知府張茂說道:“張知府,三日后處死那十二名關在大牢里的暴徒,對于已經被滅門的澄縣大戶,即刻將他們持有的田產收歸朝廷,然后分發給澄縣當地無田或者田產不足五畝的農戶耕種,耕種后的糧食收成按朝廷規定的四六分成,朝廷四分,佃農六分,佃農租種滿八年后,所租種的田地歸耕種的佃農所有?!?/p>
利州知府張茂深吸了一口氣。
他本以為澄縣發生了這樣的事,自己肯定會丟了頭上的烏紗帽,甚至還有可能被皇上處死。
沒想到朝廷沒有問責自己,甚至連責備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