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才是變革的力量
“跟朕說說,你們此次在同州試行新政時遇到了哪些困難?”
顧瑤看折子里寫了許多,但多數是一些推行新政的方法和經驗。
這時司馬煊站了起來,說道:“皇上,推行新政最大的困難倒不是當地鄉紳富商不配合,而是地方衙門的官員不配合。”
“哦……說具體一些。”
顧瑤知道同州并沒有發生官紳造反的事,但瀘州發生暴亂,也就是說每個地方的情況還不太一樣。
司馬煊回道:“皇上,地方許多官員和當地的鄉紳富商可謂是蛇鼠一窩,臣等在推行新政時,這些地方官員表面上答應的好好的,但背地里卻不好好做事,他們故意漏掉一些田產不登記,還有的則在測量田地時做手腳,比如河口張家明明有一千兩百畝地,他們測量時故意弄錯,登記成八百畝。”
“看來當地的這些官員平日里沒少收受地方鄉紳富商的好處,所以才會幫著他們作假。同州是這樣,其他地方想必也一樣。”
官商勾結,在地方欺上瞞下、胡作非為,歷朝歷代皆是如此。
“那你們怎么處理的?”顧瑤問道。
“回皇上……”司馬煊這時指了指身旁的上堂許崇山,說道:“還是許大人有經驗,他給同州七縣的縣令都下了任務,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任務的,便直接寫折子參他們,讓朝廷免了這些不作為的地方官,而做得好的,他也上奏朝廷,建議朝廷給這些人升官。如此一來,這同州的幾個縣令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也好,或者為了升官也好,都不得不下去推行田畝新政。”
顧瑤點了點頭,道:“獎罰分明,如此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還有其他的嗎?”顧瑤再問。
這時許崇山回道:“皇上,剛剛司馬公子說的只是其一。這推行新政最難的地方還是人心二字。當地的官紳富商不少,但這些人再多,也遠不如當地普通的老百姓多。只要能讓當地普通的老百姓團結起來,那官紳富商們就算想隱瞞他們的田產數目,也隱瞞不了。”
“對,
恭喜朕做什么?
元祐十年三月初八。
辰時一刻,文武百官們準時來到了皇宮,參加今日的大朝會。
百官們和以往一樣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聊聊詩詞、茶酒。
但在發現人群中有兩個有些陌生的面孔后,一些官員便閉上了嘴巴。
“那個是許崇山嗎?”
翰林院大學士張昭和幾位同僚站在昭和殿前面走廊的一個角落里。
“對,就是那個在同州推行新政的知府許崇山。”站在張昭旁邊的御史大夫黃承光小聲回道。
“他回來了,看來同州試行新政已經有成果了。”張昭皺著眉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