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等了許久,卻不見皇上出來用膳。
“王公公,皇上不會在里頭睡著了吧?”女官周玲見皇上還是沒出南書房,有些疑惑。
皇上今日并沒有召見大臣,但卻一直待在南書房。
“皇上啊……是被氣的。”王公公再一次來到了南書房的門口,又敲了兩下。
這一次里頭終于傳出聲音了。
“進來吧。”
南書房內,顧瑤在椅子上坐了一兩個時辰,她沒有批折子,也沒有看書,就這么呆坐著。
“皇上,您該用午膳了。”王公公進來說道。
顧瑤搖了搖頭,隨口答道:“朕沒胃口,你們吃了吧。”
顧瑤此刻是真的心煩,她知道新政推行很難,但這還沒開始呢,這文武百官就開始罷朝了。
這些官員眼里根本就沒有朝廷,沒有國家,只在乎他們自己家族的利益。
顧瑤記得華夏古代的雍正皇帝也曾推行過新政,那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也是向得利的權貴鄉紳開刀,但雍正帝推行新政雖然艱難,卻也沒有這么大的阻力。
“皇上,您還是吃點吧,要不奴才給您盛一碗參湯來。”王公公看著眼前的君王,他伺候了三代君王,但眼前這位是最辛苦,最累的。
皇上的心思在國事上,是一心為國為民的好皇帝。
“現在吃不下。王德全,你說朕是不是把他們都得罪干凈了?”
一百八十名出席朝會的文武官員,有一百五十三人都跪在大殿外面,支持新政的僅僅只有二十幾個。
更讓她無語的是,這些人像是組織好了似的,要和她對抗。
“皇上……”王公公上前,倒了一杯茶,遞到皇上的面前,道:“奴才不懂朝政,但奴才知道,他們是吃著皇糧的,他們的功名利祿都得靠官職。所以皇上……大可不必擔心,三日后,他們不來上朝。”
顧瑤苦笑一聲。
她倒不是擔心他們三日后不來上朝,而是擔心新政推行的阻力太大,以致最后推行不下去。
這大越國,真正為國為民的好官太少了。
“那你覺得新政推行后,這天下會亂嗎?”顧瑤再問。
這個王公公伺候了三代君王,從未出過差錯,顧瑤知道,這樣的宮人其實是看問題比那些王公大臣還要準。
“皇上,您這問題難到奴才了,奴才可回答不了這樣的問題。”王公公彎著腰,在給皇上倒茶。
“行了,你也別在朕面前裝,朕問你,你就說。”顧瑤嚴厲道。
王公公提著茶壺的手頓了一下,他想了好一會,回道:“皇上,奴才沒讀什么書,大道理不懂,但奴才想,當今這天下應該不會有大亂。”
“哦……為何不會有大亂?”
對于新政推行后,會發生什么顧瑤其實心里并沒有底,那些地方鄉紳是否有能力策動暴亂,她也無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