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瑤不等對方說完,再次擺手道:“朕知道,但你在這里也幫不了什么忙,放心吧,朕會平安生下腹中的皇兒。”
楚奕無奈,只能先退下去了。
不過想到自己不日后會再次做父親,他這心里是又緊張又激動。
他已經讓自己母親去三道真人廟祈福了。
祈禱皇上能平安生下腹中的麟兒,更要菩薩保佑,這一胎一定要是皇子才好。
皇長子不一定是他楚家的血脈,所以這一胎一定要是皇子,這樣未來確保承繼大統的是他的兒子。
科舉出題
夜晚。
氣溫驟降。
顧瑤披著一件長裘衣坐在南書房內。
雖然昭和殿修有火道,火墻,但還是冷。
不像現代,冬天有暖氣,有空調。
為了確保科舉考試正常舉行,她得在生產前將試題出好,封存。要不可能會來不及。
顧瑤拿著一本厚厚的《會試題錄》翻看著,這里頭是歷年的會試題,甚至還包括胤王朝時期的科舉考試的試題。
顧瑤看著這些試題,這些題都是經科和策問相關的題目,經科考察的是對四書五經的理解,題目會從這些書籍中摘取幾句,要求考生對這些字句進行解釋,并寫出自己的理解。
經科出題范圍僅限為四書五經里的內容,歷次科舉考試沒有題目超出這個范圍。
不過這里的四書五經和華夏古代的四書五經內容是不一樣的,雖然也是儒學典籍,許多文章的觀點也相近,但具體到每一篇文章卻不一樣。
顧瑤看著桌上擺放著的九本書,這就是大越國現在的學子們學的四書五經,但顧瑤并沒有翻開,她想了一下,決定從華夏古代的四書五經里選取內容出題。
這考試應該靈活一些才對,學子們若將這些書籍讀懂了,學明白了,應該也能解釋華夏古代四書五經里的文章字句。
在現代的語文考試,考試內容都不會考語文課本上的文章,要的就是靈活運用。
顧瑤想了想,在試題紙上寫下了四道經義題: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降之咎)
(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寫完之后,顧瑤檢查了一下,確認沒有錯別字后,將這試題紙放在了一旁,等紙張干了以后在收起來。
隨后顧瑤開始出刑律令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