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坐下后,滿朝文武一起行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位愛卿平身。”顧瑤抬了下手。
“謝皇上!”
顧瑤看著這滿朝文武一百多位官員,她沒有說什么套話,而是開門見山地說道:“今日咱們的議題是下個月的科舉考試。今年的會試將有四千三百五十二名學子參加,是大越建國以來參加科考人數最多的一次,這也對朝廷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此處考試依然由禮部主持和安排,國庫將撥給五萬兩銀子用于本次會試大考,考試前,禮部要嚴格按照朕提出的要求,對考場進行布置,確保每一間考舍都符合要求,同時采購新鮮的米面肉蛋,確保考生在考試期間的膳食。”
“臣領旨!”禮部尚書楊東庭立即站出來了。
由禮部主持會試大考是歷朝歷代的規矩,也是禮部的分內之事。
顧瑤接著看向了站在,他屬于文辭華麗的文人,她很擔心他在閱卷時也偏好這樣的文章。
不過此次會試取消了詩賦,應該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朕會親自出題
下朝后,顧瑤回到了南書房。
她先吃了一碗銀耳蓮子粥,然后召見負責這次科舉考試的三位考官,蘇墨、張源清、林世宏。
兩位副考官都參與了上次科舉考試的判卷,只有主考官蘇墨是詩賦什么的,會因為主考官個人的偏好而出現偏頗。
“臣等記住了。”
“好了,你們回衙門辦差吧。下個月你們就要在貢院了,把該辦好的差事提前辦完。”
顧瑤再又囑咐道。
不出意外的話,她再有個十來天應該就要生了,一旦進入妊娠期,她將沒有精力,也無法處理國事。
所以這些天,她得把該安排的事情安排好。
三人出去后。
顧瑤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昭和宮。寢宮里,三位穩婆都已經在西側的偏房里候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