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瑤回到了南書房,隨即他便召見了戶部尚書馬伯恩,戶部左右侍郎盛明和王宗元。
現在的戶部,她是信得過的,兩年多前,戶部大換血,原本的戶部官員要么被殺,被革職,沒有涉及貪腐和zousi鹽鐵案的也被她貶到地方任職。所以現在的戶部當差的都是重新提拔上來的官員。
“說吧,糧價為何這么貴?”
三名官員進來后,顧瑤開門見山的問道。
三人互相看了對方一眼,然后戶部左侍郎盛明回道:“皇上,其實江南的米價沒有這么貴,那里好米是八文錢一斤。金陵城確實要貴一些。”
“你這不是說廢話嗎?江南是魚米之鄉,良田眾多,米自然會便宜一些。往年也是如此。”顧瑤直接懟道。這答的等于沒答。
隨即馬伯恩站出來了,他先是嘆息了一聲,然后說道:“皇上,米價高昂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不要賣關子直接說。”顧瑤自然知道這一點。
馬伯恩想了想,回道:“皇上有所不知,其實在大越需要出去買米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百姓們家里田少,有些甚至沒田,所以家里糧食不夠吃,只能出去買。而賣米的基本都是官商貴族或者鄉紳地主。”
“普通百姓家里有多少田?”顧瑤問。她記得那日在銅鼓街,一個老人說他們只有六七畝地。
“皇上,據臣所知,在大越,雖然高祖皇帝建國以后就鼓勵民間開荒種地,開的荒地也都分給了當地的百姓,但即便如此,每個成年男子能分到的田地也不過五畝地,女子是沒有分的,這就導致普通老百姓家里,最多只有一二十畝地。本來這地一家幾口人吃也是夠的,但這幾十年來,人口增加了不少,新增的成年男子并沒有土地。臣舉個例子,張三分了五畝地,但張三成婚后有了妻子和個孩子,而他的妻子和孩子都沒有田地。這一家五六口人,就只能靠這幾畝地養活。這自然不夠的,所以他們便只能去租種鄉紳貴族的土地,種地產出的糧食一半給交了租糧,另外一半才是他們自己的。這自然就有許多老百姓不得不出去買米過日子。”
“朕記得戶部的記錄,元祐三年,我大越全國三百多個州縣共有三億八千五百畝良田。這么多田,即便遇上災難,也是餓不死人的。”
土地問題才是核心問題
“皇上,這是戶部登記過的田地就有這個數,但實際是要多上許多的,臣在地方任職多年,知道有不少官紳士族們瞞報了田地的數目,有些人家里一千畝地,為了少交田畝稅,實際只報了五百畝,有的甚至只報三百畝,地方官員收了好處,幫著瞞報。而百姓們是無法隱瞞的。若讓臣估算,我大越可能有至少四億七千畝良田。”
“這四億多田地,普通百姓們加起來只有兩億畝地,剩下的兩億多田地都在官紳士族、富商地主們的手里。這些人控制了全國的糧價啊。他們為了能賺更多的銀子,哄抬糧價,導致百姓們買不起米。”
“真是可惡。”
聽到這個解釋,顧瑤心里拔涼的。
在現代她雖然不是學歷史學的,但她知道,在封建社會,土地問題,才是核心的問題。
而封建王朝的滅亡和更替也離不開土地的兼并。
當越來越的百姓沒有了田地,田地都在官紳士族們的手里后,這個王朝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皇上,臣說的都是實話。”馬伯恩看得出來皇上好像生氣了。
而此時在他身旁的兩位同僚則向他使眼色。
他知道這這兩位下屬是不希望他說出真相的,因為這樣會得罪無數人。
顧瑤點了點頭,她自然知道,這就是真相,只是她沒有想到,這大越國才建國四十多年,土地兼并問題就如此嚴重。
華夏古代的一些封建王朝,強如漢唐,都能茍個三四百年。但這大越朝若繼續讓官紳士族們吞并土地,怕是兩百年都茍不過就要滅亡。
“馬伯恩,你說出了緣由,那你可有解決辦法?”顧瑤直接問。
馬伯恩沒有猶豫,直接搖頭了,道:“皇上,請恕臣無能,臣也無能為力。歷朝歷代,也沒有哪個官員解決了這個問題,就算有向皇上提出建議的官員也基本都沒有好下場。臣可不想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