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改三日一朝后,大家便輕松了許多,再也不要像以前一樣,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趕到宮里上早朝。
皇上也不像前兩年親自處理政務,所以早朝時,商議的議題也不多,絕大多數時間,早朝都在一個時辰內結束。
隨著三聲鐘響,承光殿的大門打開了。
文武官員們排著隊進入這莊嚴肅穆的宮殿。
而今日君王已經在金鑾殿上坐著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們齊聲行禮。
顧瑤微微抬了下手,語氣不緊不慢地回道:“眾位愛卿平身。”
得到旨意,百官們紛紛起身,手持朝板,站在自己的位置。
很快,有人出來了。
是戶部尚書馬伯恩,他手捧一份奏本走到了殿前,道:“啟奏皇上,元祐三年我大越全國三百三十個州縣的賦稅已經全部登記在冊,請皇上過目。”
“拿上來。”顧瑤看向一旁的王公公。
王公公立即走下金鑾殿,接過戶部尚書馬大人手上的奏本。
拿到奏本后,顧瑤立即打開了,奏本很長,有七八頁,長達幾千字,上面寫了每一個州縣去年的賦稅收入,以及每個稅種的賦稅數額。
此刻是早朝時間,顧瑤沒有細看,而是很快翻到了最后,看向最后一頁。
只見最后一行寫著:
元祐三年賦稅收入
(元祐三年,全國三百三十州合計上繳賦稅一億六千三百二十八萬兩)
看到這個數字,顧瑤先是睜大了眼睛,確認自己沒有看錯后,她露出了滿臉的笑意。
“好啊!竟然比元祐二年多了兩千多萬兩。”顧瑤有些激動地說道。
下面的一些官員聽到這話,有的露出了驚訝的表情,有的則看向戶部尚書馬伯恩。
不知道這個家伙用了什么手段,竟然多收了這么多稅銀。
顧瑤也看向了馬伯恩,這個前年才由丞相推薦給自己的人才,她笑道:“馬尚書,你這差事辦得不錯,朕記得元祐二年全國收上來的稅銀只有一億四千兩,去年竟然多了兩千多萬兩。”
顧瑤想,兩千多萬兩,這可夠她打好幾個月的仗了。
馬伯恩站在殿前,他不緊不慢地回道:“皇上,這是您的智慧,您登基后,用鐵血手腕嚴懲貪官污吏,那些原本靠官商勾結而少交稅不交稅的商人們,現在都老老實實把稅銀交上了,再加上您出臺的政令,開放邊境,允許百姓和外邦商人直接做買賣,更放開了官府對食鹽、茶葉、白糖、絲綢等幾類物資的管控。所以現在民間商貿繁華,于外邦的商貿往來也越來越多了,稅銀自然也就多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