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和殿。
顧瑤正和兵部尚書秦書行,樞密使劉守良以及樞密院的另外幾位官員一起在密室中討論當前的邊疆軍情。
進入七月后,邊境戰(zhàn)事頻繁,每隔一兩日就有軍報傳回來。
顧瑤現(xiàn)在每天都在在愁著戰(zhàn)事。
顧瑤打開其中一本奏報,道:“岳凌昨日發(fā)了奏報回來,說拿下了克林郡,不過接連奮戰(zhàn),戰(zhàn)士們都比較疲勞,需要休整半個月,再做進一步的計劃。”
“北邊的情況就不太好了,戎兵善戰(zhàn),出了一位叫做巴扎的將軍,此人十分勇猛,率領了三萬輕騎兵夜里偷襲了里河一帶,我方被燒了一個糧庫,幾十萬擔糧食沒了,里河一帶的守軍也全軍覆沒。
說到這里時,顧瑤忍不住的嘆息。
她無法上戰(zhàn)場,但她都能想象里河一帶的悲慘狀況,上萬的士兵陣亡,現(xiàn)在怕是血流成河。
“皇上,勝負乃兵家常事,戎兵兇惡,我方對上,本就勝算不多。”兵部尚書秦書行站出來回道。
他本就不贊成這次出征,風險太大,況且還是南北同時作戰(zhàn)。
隨即樞密使劉守良,回道:“皇上,里河一帶我們確實守備薄弱,如今被戎賊攻破,實在是之前:疏忽了呀。”
“不過當務之急不是追究誰的責任,而是要盡快籌集軍糧送過去。幾十萬擔糧食,那可是大軍兩個月的口糧。”
秦公子送的東西
顧瑤點了點頭。
打仗有贏就有輸,這一點她心里清楚。
她想了一下,道:“這送糧食過去,需要一定的時間,金陵這里的屯糧送過去太遠了,傳朕的旨意,讓定州衙門接到旨意后,即刻將定州的儲備糧送往前線。”
“臣即刻去辦。”樞密使劉守良回道。
作為樞密使,只要有戰(zhàn)事他就是最忙的。
“對了,皇上,楚大將軍提出要五萬戰(zhàn)馬。前線多是騎兵作戰(zhàn),這軍馬死傷不少,要有戰(zhàn)馬補充。”
“西陵那邊還有多少儲備馬匹?”顧瑤問。
去年她派人去邊境各個馬市買了將近十萬匹馬,之前擴充騎兵用去了一些,應該還有幾萬匹。
“皇上,那邊還有五萬多匹戰(zhàn)馬。”負責管理軍馬的樞密副使陳景澤回道。
“那就先送三萬過去。”
顧瑤只覺得頭疼,這真打起仗來,消耗可不是一般的大,要不是她之前抄家抄了一億多兩銀子充入國庫,這仗根本打不起來。
她此刻算是明白為什么兩代先皇都選擇通過和親的方式去處理對外關系,甚至還有些軟弱,因為以前是真沒錢打仗。
“皇上,那另外的兩萬匹呢?”劉守良再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