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瑤知道以前大越打仗大多是被動防守,若主動出擊,都是要先由樞密院制定計劃,將軍們按計劃作戰,這樣的結果并不好,許多戰事因為延誤戰機而喪失了殲滅敵人的機會,有的則直接導致戰敗。
古代通信不便,坐在皇宮里的君王實在不宜對幾千里外的戰事指手畫腳。
明白這一點,顧瑤才大膽的將指揮權都交給了出征的主帥。
顧瑤隨即又看向北方邊境的地圖。
她皺了皺眉頭,道:“這北邊為什么一直沒有消息傳回來。”
大軍行至龍州后,東營的八萬大軍會隨楚淵前往北方駐地,防御北方戎兵進犯。
“皇上,北邊境離金陵只有兩千里,若有戰事發生,軍報四五日就可傳回,既然沒有消息傳回來,應該是戎兵沒有進犯。”一旁的樞密院副使王元青回道。
秦蕭的師父
顧瑤深蹙眉頭,隱約的覺得有些不對勁,道:“這倒有些奇怪,這戎賊明知我們派了大軍過去,竟然能沉住氣,按兵不動。。”
相比西南那邊的軍情,顧瑤更擔心北邊的戎國。
“皇上,這戎賊雖然狡猾,但他們一直干的都是突然襲擊的勾當,如今楚大將軍守在邊境,他們怕是找不到機會出手,所以才按兵不動吧。”劉密使回道。
顧瑤點了點頭,如此說也有道理,只是她心里怎么覺得不大妙呢。
這戎國有三十多萬精銳騎兵,且作戰能力極強,他們若真大軍壓境,那北邊的防線是會非常吃力的。
這也是她心里為什么一直擔心北邊的戰況。
顧瑤想了一下,轉身看向三位樞密院的官員,道:“如今大戰已經開始了,三位及時調配各地的資源,糧食、武器、戰馬等要及時送到前線補給,另外招募天下有識之士,尤其精通兵法、陣法的大師。大戰起,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有才能的謀士,朕都愿意給他們機會。”
顧瑤相信這偌大的大越國,一億多的人,定有不少能人謀士,就像華夏古代三國時期,多少英雄豪杰。
她若能把三國時期的那些文臣武將召喚到這里來,那什么南云國,戎國之類的都是囊中之物。
“臣等遵旨。”三人一同彎腰行禮道。
——
出了書房,顧瑤回到了南書房。
此時,昭和殿的女官周玲已經在門口等著了。
“皇上……”
“何事?”顧瑤看著周玲。
周玲趕緊走進去,道:“皇上,您前段時間不是讓臣去調查秦侍衛的身世嘛,臣找到了您說的悅山,并且找到了以前養育過秦侍衛的一名高僧。”
“他真是少林寺長大的?”顧瑤挑眉。
她問過秦蕭兩次關于他的身世問題,但對方都沒有回答,只在去年透露過他三歲時便去了悅山的少林寺習武。
“是的,臣把那位僧人帶進宮了。”周玲點頭回道。
顧瑤頓了頓,此時此刻,她的心里默默的松了口氣。
她最擔心的是秦蕭的身世可能和前朝皇室有關系,這樣看來,應該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