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密使,通知這位將軍近期進金吧,朕跟他聊聊。”
“另外這名單上的將軍們,朕都會抽空一一面見。”
顧瑤平日里見不到這些武將們,他們大多數不上朝,都在軍營里練兵,處理軍務。
顧瑤對他們并不了解。
“臣遵旨。”劉守良看著眼前的帝王,有些意外皇上突然想要召見這些武將。
平日里就連他這個樞密使都沒有太多機會見到皇上。
顧瑤又看了看后面列舉的將軍們的資料,這些將軍們大多三十多歲,四十多歲,少數只有二十六七歲,一些具備一定的領兵打仗的經驗,但能當大將軍的確實沒有。
顧瑤隨后又看向兵部尚書呈上來的資料,上面寫著大越目前擁有一百二十萬兵力,其中騎兵十四萬(輕騎兵九萬,重騎兵五萬),長槍兵五十六萬,弓箭兵二十五萬,盾兵十萬,車兵六萬,其他雜役兵十五萬。
好龐大的數字,顧瑤不敢想象一個人口14億的國家有一百多萬兵力。
但顧瑤知道,雖然人數是這么多,但作戰能力卻不行,過去高祖皇帝和文皇帝都是重文輕武的皇帝,武將們的待遇并不好,國家幾乎由文官集團在治理。士兵們很多是招募而來的,一些窮困潦倒的流民也混在其中,這些人是窮得沒飯吃了,出來當兵,在軍營里混口飯吃。
所以所謂的百萬兵力可能還不如人家三十萬精兵。
看到這里,顧瑤嘆了口氣,想著自己要靠這樣一群士兵打回那半壁江山實在是太難了。
關鍵是,朝廷還得每年花費幾千兩銀子養著這龐大的百萬大軍。
冗官,冗兵,冗費。
跟大宋朝一個樣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冗官、冗費問題,她去年已經通過改革吏治,裁撤官員,合并衙門,大量減少蔭補入仕的人數,消減朝廷和皇宮里的開支解決了一部分,但這冗兵問題,可是個更棘手的難題。
楚哥哥在我心里的位置
“皇上,可是臣上呈的折子有何不妥嗎?”兵部尚書秦書行見皇上眉頭緊蹙,似乎是有些不悅,忙問道。
顧瑤這才抬頭看著坐在一旁的兩位官員。
回道:“你們整理的資料夠詳細了,下去吧。”
顧瑤一會兒也看不完這兩份長達一萬多字的折子。
樞密使劉守良和兵部尚書秦書行行禮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