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想了想,回道:“皇上啊,也不知道是讀過哪些我們都沒有讀過的書,她的想法跟我們完全不一樣,也和千百年來的帝王都不一樣。她不在乎禮法祖制,不在乎王公貴族的私利,甚至她都不在乎皇權,不在乎她現在的皇位?!?/p>
“她在乎的是什么,是這天下人,是百姓。她會因為兩個宮人被打死了,就和太后鬧僵,直接軟禁了太后,如今又因為幾個孩子哭泣,要堅決要取消宦官制度。你說,歷史上哪有這樣的帝王。”
“是啊……”齊永賢點了點,認可丞相說的?,F在這個女皇上確實和她們這些官員在想法上很不一樣。
“丞相,如今再讓皇上這么搞下去,怕是朝廷將來會大亂啊?!?/p>
別跟皇上唱反調
李璟卻搖了搖頭,回道:“亂不了。”
“齊兄啊,你我都是為官三十多載的老人了。三十多年了,朝廷亂過嘛,沒有。朝廷要亂得具備一些原因,要么為儲位而亂,要么軍中作亂,有人謀反,再或者民間起義,老百姓造反??扇缃襁@些都不存在。”
“當今皇上比你我聰明著呢,她會得罪權貴,功勛,會殺貪官污吏,殺雞儆猴,但你見過她在軍政之事上鬧什么改革沒?沒有!她對武將們都好著呢。只要將士們不造反,誰能亂了這朝廷呀?!?/p>
丞相說完,齊永賢只得無奈地搖頭,嘆息。
“那就由著皇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嗎?”他看著眼前昔日的同窗好友。
李璟微微閉了閉眼睛,這些事他也想過很多次,但如今好像也只能是這樣。于是他回道:
“現在只能這樣。當今皇上就這么個脾氣,就是這樣的君主。你我都只能順勢而為,好好做個干事的臣子就行了,別跟皇上唱反調,沒用?!崩瞽Z這一年多來,算是看明白了現在這個君王。
“丞相……真是想不到啊,大越出了這樣一個聽不進勸,專制霸道,一意孤行的帝王?!饼R永賢不想忍了,直接說出了自己心里對這個女皇上的評價。
李璟聽到這話則忍不住笑了,他拍了拍這位老兄的肩,道:“齊兄,看開點。天下君王哪有一樣的,有仁慈的,有專制的,有昏庸的,有明智的。有喜歡廣納諫言的君主,也有專制獨斷的君主??烧l又能說前面的一定比后面的更英明呢。想想大歷武皇帝,一個專橫獨斷甚至性格暴戾的君主,他在位時,殺了無數官吏,連丞相都殺了三任,誅九族誅了四家。導致一些人后來都不敢入仕做官。怕丟了性命。當時的讀書人也好,甚至百姓都覺稱他是一個暴君??汕旰竽?,世人卻評價他雄才大略,千古一帝。原因是什么,他讓大歷王朝走向了強大,疆土擴大了兩倍有余,他將蠻族趕到了萬里之外,讓大歷王朝成為萬邦來朝的強大帝國。”
“那丞相覺得當今皇上堪比大歷武皇帝嗎?”齊永賢再問。
丞相經常進出南書房,比自己更了解現在這位女皇。
李璟再又搖頭,他捋了捋已經發白的胡須,回道:“想多了,老哥。我們這位皇上和大歷武皇帝差別可大了。她也就和我們這幫文官不大和睦,不給王公貴族特殊優待,但對百姓,那可是千百年來,少有的明君圣主。你瞧瞧皇上登基一年多來所做的,撥款給地方修路修橋修學院,地震時組織捐銀捐物,給災區送去了幾百萬擔糧食,上千萬兩銀子。幾個月前,她一次性殺了戶部,刑部,三司到地方州縣六十多位官員,鹽鐵兩道的貪官都被清干凈了,現在全國精鹽,白糖,生鐵的價格都跌了不少。百姓們別提多高興了?!?/p>
“還有她去年強行整頓吏治,大大削減了蔭補入仕的名額,得罪了王公貴族,但相反的得到了老百姓的擁戴,尤其是讀書人的支持。”
皇上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蔭補人數大大消減,科舉取仕的人數卻增加了一半,考中舉人就可以入地方做官,如今全國幾十上百萬讀書人都擁護現在的皇上,一些文人墨客還給皇上寫詩詞文章歌功頌德?!?/p>
“齊兄,咱們是做臣子的,只能和帝王一條心,只要這個帝王不是荒yin無道的昏君,咱們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