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煜記住了兒子說的話,等下他便派人去查清楚。
“好了,宸兒,咱們現在換衣裳去昭和殿,去給你的娘親請安。”
——
昭和殿。
顧瑤正在南書房召見大臣,商討田畝新政試行一事。
近來,她接連收到了三個試行田畝新政的州府衙門送來的折子,折子里寫的是他們這一年試行田畝新政的成果。
顧瑤將折子看完后,遞給了中書令蘇墨和戶部尚書馬伯恩。
待兩人看完后,顧瑤說道:“新政試行并不順利,除了同州完成了兩個縣的掛牌登記,其他兩個州推進都十分困難。”
顧瑤嘆了口氣,有些失望的說道。
蘇墨趕緊回道:“皇上,楊州去年遭了洪災,現在還在善后呢。”
蘇墨有些尷尬,這楊州和瀘州知府分別是自己的兒子和女婿,如今這新政施行困難,他怕皇上責怪。
顧瑤看著蘇墨,說道:“楊州可以緩一緩,不過這瀘州試行也不順利,林澈在折子里說當地的鄉紳士族很不配合,還有人天天到官府衙門去鬧。這一年了,瀘州才掛牌了十萬畝地,按這個速度,怕是十年也搞不完。二位都是朕的股肱之臣,你們也說說自己的看法,這新政還有沒有別的法子推行。”
馬伯恩這時說道:“皇上,臣以為朝廷還是要擬一份新政試行條令下發給當地官府衙門。這同州的法子就可以借鑒。地方鄉紳反對新政試行,這情有可原,畢竟新政對他們不利,但當地的普通老百姓沒有任何理由反對。所以臣建議,就用同州的法子,將反對新政的鄉紳抓起來,關他個月,自然就老實了。”
窮的更窮,富的更富
“還有同州通過低價售賣補貼糧的方式,讓當地鄉紳們的高價糧食賣不出去了,這也是個好辦法。”
顧瑤嗯了一聲。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蘇墨的身上,想了想后,說道:“蘇愛卿,楊州和瀘州朕就交給你管了,朕相信以你的才能,你肯定有辦法讓這新政成功實行。”
蘇墨深吸一口氣,感覺有一塊巨石突然壓到了自己的xiong口。
他聽得出來,皇上這不是夸獎他,而是警告他。
在楊州和瀘州試行新政的是他的兒子和女婿,若試行不成功,便等于他不支持新政。
“皇上放心,臣回去后便寫信給蘇琦和林澈。”
“如此甚好,有蘇愛卿在背后支持和指導,想必蘇琦和林澈很快就會想到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