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瑤想了想,沒有點頭。
她想選個自己信任,知根底的官員下去,但一時也想不到合適的人選。
她這個君王當的最郁悶的地方就是雖然朝廷上下有這么多官員,但關鍵時刻要用人時,卻選不到合適的。
她登基六年,科舉也考了兩次了,但這些年輕的官員缺乏歷練,不能大用。而年齡大的這批官員是以前文皇帝在位時出仕的,文皇帝那么昏庸,重用趙家那一大幫子勢力,提拔上來的官員多數也沒什么才能。
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
顧瑤細想后,回道:“蘇愛卿,在想想有沒有更合適的。”
顧瑤對這個御史中丞邱澤印象深刻,此人倒不是貪官,但是個比較迂腐、喜歡挑刺的人。
他可沒少罵她這個君王,她對此人的印象實在不好。
“好,那臣就在想想。”蘇墨看得出來,皇上對自己提出的人選不滿意。
“皇上……”蘇墨將剛剛那些奏折和賬本都收了起來,放到了御桌上。
他頓了頓,再道:“臣等已經知道楊州的情況,但臣想給皇上提個建議?!?/p>
“你說吧。”顧瑤看著蘇墨,不知道他想說什么。
蘇墨深吸一口氣,壓低了聲音,說道:“臣想建議皇上不要公開這些人的所有罪行,就公開他們勾結布商貪污了朝廷的稅貢,數額巨大。如此就打住吧?!?/p>
“蘇愛卿,你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不公布他們的所有罪行?”顧瑤皺著眉頭問道。
蘇墨正想回話,但一旁的于長林突然插話,道:“皇上,臣也贊同蘇大人的建議。這些您在名單上用朱筆勾出名字的官員,他們犯的可是滔天大罪。若將他們毀堤淹田,導致楊州特大洪災,一萬多人喪生,幾十萬人流離失所的罪行布告天下。那可能會導致民怨沸騰,甚至可以引起楊州當地的災民暴亂。還有,這些官員是朝廷任命的,百姓們只會覺得是朝廷腐敗,用了這樣的貪官污吏,禍國殃民啊。”
顧瑤嗯了一聲,她沒有回于長林,而是看向戶部尚書馬伯恩,問道:“馬愛卿,你也是這么想嗎?”
顧瑤看出來了,蘇墨和于長林兩人都是典型的士大夫思想,以維護統治為目的,把朝廷的臉面看的更重要。
馬伯恩捋了捋先長出來的胡須,他先是嘆息一聲,然后才回到:“皇上,臣對此事不發表意見,皇上覺得蘇大人和于大人的建議可以,那臣也無話可說?!?/p>
“這么說,你是不贊成了?!鳖櫖幝牭贸鰧Ψ皆捴杏性?。
馬伯恩看了看身旁的兩位同僚,他想了一下,說到:“皇上,若將這些人的所有罪行都公布,那朝廷確實丟了臉面,皇上也會丟了威望,但若不公布,那楊州死去的一萬多冤魂,怕是死也不會瞑目啊?!?/p>
“馬伯恩,這可不是死者瞑不瞑目的問題,而是公布這些罪行,可能會導致災民暴亂的問題。那些災民原本過得好好的,因為洪水沖倒了他們的房子,才流落街頭?!?/p>
反對新政,是一條死路
“這要是讓他們知道這次的洪災不是天災,而是一些官員為了一己私利而導致的人禍,害他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那他們是有可能暴亂的。楊州幾十萬災民,若亂了,你去鎮壓嗎?”蘇墨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