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反對,也沒有人站出來說什么。
這和顧瑤預想的一樣。
這個人選她仔細斟酌過,若論能力,于長林不是最強的,論資歷,也有比他更老的,但若論聲望,這個人卻很合適。
他是少有的文官清流,且不屬于楚家、蘇家以及丞相三派勢力的人,從他寫的一些文章中能看出來他的一些抱負和思想。他是個忠君愛國的文人,寫得一手好文章,備受天下學子的稱贊。
升這個人做參政,等于得了天下學子的心。
設政事堂,由丞相主政
“眾位愛卿,朕今日除了任免于長林,還要跟大家商議關于朝會制度更改一事。朕自登基以來,日日忙到子時,操勞過度,以致氣血不足,傷了身子。太醫說朕需要好好修養,才可孕育皇子。朕這些日子左思右想,覺得還是早日誕下皇嗣,才能保我大越長治久安。”
“所以,朕想將每日一朝的朝會制度改回原來的三日一朝。另外朕決定設政事堂,由丞相主政,兩位參政協助,治理朝政,三省六部六品以上官員參與,隔日一會,商議政事。以后你們的折子,除邊疆和武將們上來的折子,其他都由政事堂批復。”
此話一出,一些官員當即愣住了,還有的露出了無比震驚的神色。
官員們愣了好一會,然后朝堂上終于無法在平靜下去了。
大家開始議論紛紛,一些官員忍不住的搖頭。
不一會兒,有御史站出來。
站出來的是平日里最喜歡發言的邱澤。
他身著一身緋紅色官服,手里的朝板上寫了上百字,但他卻并沒有看朝板,而是看著大殿上的帝王,說道:
“皇上,每日一朝,乃高祖五年定下的朝綱,皇上若覺得身子不適,休朝一段時間便是了,為何要將理政大權交于丞相呢。”
“是啊,皇上……”
很快又有人站出來了,站出來的是一個武官,樞密副使陳景澤,他說道:“皇上,萬不可將理政大權交給旁人,就算是丞相也不行。您是君王,這天下的主子,你若讓丞相理政,批折子,那這天下不就是丞相當家了嘛。”
百官們依然議論紛紛。
隨后,有幾名官員站出來了。
他們跪到地上,齊聲道:“臣附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一會兒,絕大多數的官員跪在了地上。
包括三省六部的多數官員,以及幾乎所有的武官。
而沒有跪下的官員只有十幾個。
顧瑤看著跪在地上的官員們,又看了看丞相,發現丞相不說話,一臉無奈的表情。
她又看了看太傅楚淵,發現楚大將軍正用一種疑惑地眼神看著自己。
“行了,都起來吧。”
顧瑤對著地上跪著的人抬了抬手,然她下了旨意,這些人卻依然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