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出這個問題后,顧瑤走出了承光殿,留下一眾困惑的臣子。
然而久經官場的百官們在皇上拋出這個問題后,也很快明白了皇上的意思。
他們也明白,自今日起,他們眼前的皇上,再也不是曾經那個允許文官治天下的君王。
大越十萬官吏
顧瑤回到了昭和殿用早膳。
雖然御膳房每日給她準備了很豐盛的早膳,但是她都只吃了一點點。
今日的早膳比較清淡,一碗紅豆薏米粥,兩個雞蛋,再加一個煎餅。
顧瑤一邊吃早餐,一邊想著朝堂上的事。
滿朝文武保持沉默,這種情況還是
皇上,您這是要了臣的命啊
“愛卿覺得,現在該如何是好啊?”
蘇墨緊了緊手指,心里仿佛一下壓著一塊石頭。
他低著頭,細細想了一下,才問道:“皇上,您是想要整頓吏治嗎?”
“是的,當然這只是一部分。”
“那皇上想怎么辦?”
顧瑤看著眼前這位多年來為官謹慎,但實際上有城府,有手腕,有能力的臣子。
她頓了頓,回道:“朕本意是要解決大越當前冗官冗兵冗費的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三大難題,我大越才有可能富國強兵,朕才有條件去考慮別的的事情。”
“朕想:第一步,撤銷合并,將一些沒有實際作用的官職撤銷,若職能重合的衙門則合并重整。第二步:整頓吏治,建立官吏考核制度,將三次考核不合格的官吏革職,一年內,革去一萬人。再三年再去一萬五萬,直到維持六萬人左右,這里主要革去通過蔭補入仕無才無能的官吏。第三步:廢除蔭補入仕制度,凡大越子民,只可以通過科舉考試、舉薦或帝王親授的方式出仕做官。任何皇親國戚或者高門顯貴子弟都不能靠關系出仕為官。”
顧瑤說完這三條,一旁的蘇墨再次沉默,他深吸一口氣,感覺自己要喘不過氣來。
他不敢相信,這樣三條政令下去,文武百官和地方的官吏們會怎么反對,因為這每一條都關系著他們的切身利益。
“皇上,您這些想法跟李相說起過嗎?”蘇墨好一會才回道。
蘇墨不認為左仆射李大人會贊成這么做。
顧瑤搖了搖頭。
這些也是她最近想出來的。
“那皇上是準備明日早朝在朝會上議這幾條嗎?”。
顧瑤又搖了搖頭,她看著這位老到的官吏,說道:“愛卿,朕明日不會主動說起,因為朕希望這些由你提出來。等于這些整頓吏治的措施都是你想的,是你的建議。”
蘇墨:……
蘇墨手里正拿著杯茶,聽到這話,他手一抖,茶杯都差點掉了。
他連忙跪下地上,說道:“皇上,您這是要了臣的命啊。臣若在朝會上提出這些,臣定會得罪滿朝文武,還不止,臣將得罪大越所有官吏,臣被千夫所指,以后如何處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