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了八月。
又是一日大朝會。
今日的朝堂上的氣氛再次變得壓抑。
大殿上的帝王不說一語,而下面的臣子們也都低著頭。
顧瑤看著手里的折子,看完之后心煩的丟到了一邊。
三十日之內(nèi),又有四名官員被殺,其中兩人竟然是光天化日之下,走在街道上中箭而亡,另外兩人則莫名其妙的淹死在河里。
死的都是朝廷命官,其中一個竟然是嶺南的的按察使。
如此,百日之內(nèi),已經(jīng)有五十多名官員被謀殺了。
而謀殺的手段五花八門,有被毒死的,被燒死的,在路上被人砍死的,還有淹死的,中箭死的等等。
刑部和大理寺已經(jīng)派了二十多名提刑下去調(diào)查,但這么多的案子,又分布在不同的州市,調(diào)查起來難度極大。
顧瑤想到這些案子,頭皮發(fā)麻。
朝堂上,沉默一會兒后,有官員站出來了。
“啟稟皇上,同州那起案子,已經(jīng)有目擊證人證實那兩名射箭的兇徒是以回曷商人的身份進入同州的。故臣建議,我大越當修國書一封,要求回曷國王對此事給一個交代,并做出賠償。”
這是要閉關(guān)鎖國嗎?
站出來的是吏部主事張萇。
然而很快翰林院承旨齊翰就站出來反對,道:“皇上,張大人所言不可采納,那兩個兇徒是以回曷商人的身份進入我大越,但其不見得真是回曷人,若他們只是冒充回曷商人,而我朝在沒有證據(jù),也沒有抓到犯人的情況下,就修國書讓回曷對此事負責,未免也太兒戲了。”
“就是……皇上,齊大人說得對呀。”吏部侍郎王文賦也站了出來。
他跪在了地上,行了個禮后,說道:“皇上,百日內(nèi)五十六位朝廷命官喪命于歹徒之手,歹徒如此猖狂,在我大越境內(nèi)隨意殺害官員,此惡行歷朝歷代,前所未有,天地不容。故臣建議,為保朝廷穩(wěn)定,我大越當實施國禁,關(guān)閉邊境,禁止任何外邦人進入我大越境內(nèi),不管是來通商的還是來探親的,通通不讓進來。”
顧瑤沒想到有人提出了這樣的建議,他挑眉看著跪在大殿前的吏部侍郎,一個年近六十的老者。
顧瑤沒有回話。
隨后馬上有人站出來了,是身著紫色官服,才調(diào)任戶部不到半年的戶部尚書馬伯恩。
他看著跪在地上同僚,對方跪著,但他并沒有跪,他也顧不得對方的年紀比自己大了十幾歲,直接便懟道:“王大人,你是年紀大了,昏了頭嗎?我大越自高祖以來就是一個開明的王朝,與外邦和善共處,互通往來,如今,你竟然建議關(guān)閉邊境,不讓外邦人進來,這是要閉關(guān)鎖國嗎?”
“那馬尚書覺得該怎么辦?就這么任由我朝的官員被惡徒隨意殺害嗎?”說這話的吏部尚書孫錦成,他現(xiàn)在是吏部官階最大的官。
有官員被殺了,吏部就得重新選擇合適的官員去就任,但現(xiàn)在的情況的是,大家都不敢去,吏部的差事變得越來越難辦。
馬伯恩見吏部尚書站出來了,也不怕,當即又懟道:“怎么,死了這么多官員讓吏部的差事辦不下去了嘛,竟出如此荒唐的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