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周敏利和我們一起玩,給我們講述昨天他看到電影,那電影我們都看過,《地道戰》。”
“周敏利說,電影開始了,出現一個紅五星,閃閃發亮……”
這是上影制片廠的片頭,1班同學會過意來,立即哄堂大笑。
笑聲停歇,許巖繼續說:“一篇好的文學作品,就是寫好讓閱讀的人喜歡的的方法!”
許巖侃侃而談,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吸引住了1班的同學。
他們一邊震驚于許巖引經據典,古今中外,信手掂來,宛如行云流水;一邊,又震驚于許巖在講臺上的舉手投足的一股自信。
這種氣場,很難出現在他們這樣同齡人的身上,就是應清嬋在臺上講解數學也沒有的。
無形中,1班的同學接納了許巖。
除了座位上的1班同學,后面還站著幾位老師。他們也在認真聽許巖演講。
對,這就是一堂別開生面的文學寫作的演講。幾位老師中間,有校長蘇開顏、副校長周孝強、王得才。
其中王得才最是感嘆,想起剛才他到門衛給許巖拿稿費和樣刊。
郵局的劉日水熱情洋溢說:
“許巖這小家伙厲害,這樣下去,將來肯定了不得。”
王得才就說:“他是我教的學生。”
“難怪。”劉日水說。
王得才高興起來。
“比你寫得好多了。”劉日水又給王得才上眼藥。
平時給王得才郵稿費,三塊五塊的,最高沒超過一百塊,每次王得才高興得不行,有意無意在他面前顯擺。
如今有一位學生比王得才還厲害,郵遞員劉日水忍不住回報一下王得才。
所以,每次給許巖拿稿費單和樣刊,王得才總是痛并快樂著。
但末了,還是自我安慰——畢竟,許巖這家伙的語文是自己教的。
上次許巖的文章是青年男女戀愛故事。王得才懷疑是不是許巖本人寫的。
許巖回答:“王老師,我是亂想的,就是因為這類雜志愿意刊登這種東西。”
面對許巖的解釋,王得才想想很有道理。
“王老師,你也是寫文章的。藝術高于生活,有些生活不必要自己經歷的。金庸寫武俠,不是非得會降龍十八掌嘛。”
這時,站在1班教室后面的王得才禁不住感嘆起來,怪不得自己寫的東西比不上自己的學生。
好的文章就是寫好讓人喜歡的第一句話,然后一直寫到最后令人喜歡的最后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