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除了侃侃而談的兩人,其他在場的人大多沒看過《打工妹》小說,聽得云罩霧罩,似懂非懂。
周編輯是認真看過《打工妹》,認真地聽許東和寧曉倆人交流,覺得收獲良多,竟然拿出筆記本寫起來。
而王得才老師拿著周編輯帶來的雜志,一邊聽兩人說話,一邊看小說。
此時,王得才見許東與廣東來的寧曉導演交流融洽,心里沒有把許東當學生看待了,已然把其視為創(chuàng)作的老師了。
過了半個多小時,寧曉提出了要買影視版權的意愿。
“許東同學,這個小說的影視版權賣給我,按現在市場行情,5萬元。”寧曉頓了一下,真誠的語氣,“這價位我咨詢過很多影視公司和作家,這方面請相信我。”
許東是高中學生,又在縣城這個小地方,對小說買版權的事情肯定陌生。
寧曉直接提出來,足見坦誠。
許東雖然不熟悉版權事宜,但上輩子聽多了,知道寧曉提出的很中肯。
“寧老師,我同意,非常感謝能看中我的小說。”
說實話,這筆版權費是雪中送炭,自己正好有件事需要這筆錢。
接下來,寧曉拿出已經準備好的格式合同,空的地方只要填上數字等內容。
許東認真看了一遍,無誤。
“寧老師,我覺得你要拍的影視劇需要一首主題歌曲。”許東在看合同的時候心里一動,覺得那首《曾經的你》挺適合。
“哦。”寧曉本意就是拿到版權后,找人合作寫劇本,主題歌的創(chuàng)作是以后的事。
但如果有一首主題曲契合劇情,不僅僅相得益彰。
許東拿了紙筆,刷刷地寫下《曾經的你》的歌詞。
把歌詞遞給寧曉時,許東哼唱了起來。
寧曉看著歌詞,眼睛越發(fā)亮了起來,這歌詞又給了他對劇情的想象空間。
想不到此行收獲不菲,連主題歌也有了。
“那這首歌……”寧曉問許東,用這歌也是需要錢的。
“寧老師,這首歌肯定會為您的電視劇增色不少,但這歌我不買斷版權,就買給電視劇的使用權1萬元。”
“行!許東同學,謝謝你了,這首歌不止1萬,我寧曉領你這份情!”
于是,倆個人逐簽訂合同。寧曉此行帶來5萬元,寧曉就用學校電話給廣東的朋友,讓對方匯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