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衣不禁輕嘆了口氣。
大宋王孫公子不知凡幾,但被府上侍女稱之為“小王爺”的,只有一個人。
她走向窗戶,向外一探,果然一身穿淡藍錦袍、頭戴玉冠的年輕公子正負手站在樓下,此刻似若有所覺,抬頭望來,頓時面露喜色,揮手喊道:“玉娘,玉妹妹,我來看你來了!玉娘,你,你最近還好嗎?”話到后面,聲音漸弱,臉上已盡是癡意。
但倚窗而立的少女并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看了他一眼后,便在窗口處消失。
但年輕公子仍癡癡的望著窗戶那里,嘴上喃喃自語著:“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斜抱天邊月,玉手輕彈水面冰……”詩衣走出書房,看了眼站在門口的素箋,道:“他如何來的?自己一個人,還是與王叔或叔母?”“自是與誠王妃一起。
”素箋知道自己小姐的意思,只得無奈道:“不然婢子怎好打擾小姐?”詩衣無聲嘆了口氣,“那就讓他進來吧。
”樓下這位被侍女稱“小王爺”的年輕公子姓趙名軒,比她大上兩歲,乃是誠王世子。
而誠王爺,正是當初進宮的衛(wèi)家老太爺?shù)拿妹靡布丛娨碌墓媚棠蹋c先帝生下的獨子,及長,被封為誠王,取世家葉氏女為妃,生子趙軒,早早被冊立為誠王世子。
誠王的生母是衛(wèi)家三兄弟的姑姑,衛(wèi)家三爺又娶了祁國公主,兩家互為姻親,關(guān)系自然不同一般。
特別是興國公府與誠王府,彼此走動很頻繁。
也正因此,對樓下的少年郎,府上侍女從不一板一眼的叫他誠王世子,而都是以“小王爺”稱之。
這位小王爺來得也勤,小的時候簡直恨不得住在衛(wèi)府,如今雖然長大了,但也是抓住機會就來看望姑父姑母。
自然,“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要看望的人是誰,大家不過是彼此心照不宣罷了。
這就讓詩衣比較煩惱了。
這位軒表哥倒也不是什么紈绔子弟,但就是被誠王爺和誠王妃寵壞了。
因為誠王與誠王妃膝下只有這么一個兒子,自然寶貝異常,多有寬縱。
好在趙軒心性不壞,并沒有染上多少紈绔習氣。
甚至相反,其為人相當和氣,在下人面前很是沒有架子,與那些正常的王孫公子一比,簡直就是一股清流。
唯有令人詬病的一點,就是這位小王爺向來不喜仕途經(jīng)濟之道,反而喜歡女兒家的“清爽”,習慣在閨閣之內(nèi)廝混,熱衷與女孩子玩耍,而且無論其身份是小姐還是丫鬟,入了他的眼,都甘愿為之伏低做小,只為搏女兒家一笑。
就很有賈寶玉賈二爺?shù)募纫暩小?/p>
詩衣自然不喜歡這一款的。
但有一說一,如趙軒這般,在當今的大宋官宦世家子弟里面,已經(jīng)是芝蘭玉樹。
而若不談功業(yè)只論人品,更是眾多當家主母眼中的良婿。
尤其是對女兒家的溫柔小意,在男人眼里可能是缺點,但在夫人小姐眼里,卻是大大的加分項。
若非如此,一向愛女如命的興國公夫婦又如何會默許這位小王爺時不時的登門造訪?換成別的王孫公子,早就亂棍打出去了。
只是詩衣終究還是來自后世的靈魂,價值觀不知迭了多少代,實在欣賞不來這一款。
若說有惡感,那也不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