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周仲霄一開始認識的并不是周驁,是他的太太杭姿。
杭姿是一位民樂愛好者,也是新媒體平臺初具雛形時,最早一批加入自媒體大軍的先行者。至今為止,在民樂區(qū)已經擁有六百萬粉絲,這次來京也是受到平臺官方邀請,錄制一檔端午節(jié)目。
周驁和太太杭姿是高中同學,兩人曾因學業(yè)短暫分開,又在大學的時候在一起,兩人大學畢業(yè)沒多久就結婚生子。周仲霄通過杭姿認識了周驁,大概是本家的緣故,兩人接觸之后,竟有點一見如故的投契,慢慢便成了朋友。
而周驁因為妻子的緣故,這些年來除了經營主業(yè)之外,還投了不少文創(chuàng)項目,一直致力于傳統(tǒng)文化和家鄉(xiāng)本土產業(yè)的發(fā)展。
“未婚妻?”周驁有點意外:“我們有這么久沒見了嗎?上次你好像還是單身,我太太還說想把一個同學介紹給你。”
鄭時珣笑一下:“緣分來了,擋不住。”又看了眼周驁和周仲霄:“跟二位一樣。”
一陣笑聲起,愉快的氛圍里,主題順利推進,一談就是兩個多小時。
周驁:“傳媒資源能均衡發(fā)展是最好的,不過傳媒業(yè)太受經濟發(fā)展影響,所以資源分布一直很不均勻,能扎根生存到現(xiàn)在的,也都是傳統(tǒng)老牌的傳媒,之前二三線的市場都有壁壘,很難打入,但是現(xiàn)在新媒體發(fā)展這么快,各行各業(yè)都在革新轉變,倒也是個時機。”
周仲霄:“萬事開頭難,還是要感謝周總的幫忙。”
“哎,”周驁擺擺手:“事在人為,企業(yè)資源可以爭取,但是文旅一類的招標還是得拼實力,試制規(guī)則也比較麻煩,說白了就是層層篩選,流程會比較復雜,這一點也希望你們明白。”
“當然,”鄭時珣站起身,朝周驁伸出手:“不止是傳媒業(yè),各行各業(yè)拼的都是實力。但我們同樣感謝周總愿意給我們這個機會。”
周驁笑笑,伸手回握,他身材高大健碩,握力十足,一看就是常年保持運動健身的習慣。
鄭時珣隨口道,“聽我們周總監(jiān)說,您以前是體育專業(yè),看來這些年也沒落下專業(yè)。”
周驁笑了一聲:“練是練,不過和專業(yè)沒什么關系,主要是我太太。剛畢業(yè)的時候她正入行,常常東奔西跑去拍攝。那時候條件不好,平臺也沒那么多福利,我有空了就幫她扛設備打下手,也是天南地北的跟,那時候我就想,她一女的都沒喊累,我能先撐不住?那可不得把身體練好。”
他半開玩笑一番話,另外兩個男人卻聽得若有所思。
正好事情談完,三人準備離開,旁邊忽然傳來一聲招呼。
“周總?”
對方快步走過來,眼神迅速掃過旁邊兩人,又落回周驁身上:“想不到在這里碰到,真是巧啊。”
周驁扯扯嘴角,淡淡道:“是挺巧,許總。”
◎一聲冷笑,蛐蛐暫停。◎
“真是太巧了,沒想到在這里碰到您,什么時候過來的?”
“沒多久,和我太太一起過來的,陪她錄制一個節(jié)目。”
許經緯笑著點點頭,嘴上卻沒接茬,周驁兩手插兜:“許總呢?聽說你們又有新游戲上線,又親自來跟宣傳?”
這個“又”字讓許經緯一怔,表情里的尷尬一閃而逝。
周驁像是才想起旁邊還有兩個人,隨口為他們相互:“這位是玩聚科技的許總,這兩位是燃野視覺的鄭總和周總。”
這話似乎給了許經緯一個臺階,轉頭和兩人打招呼,完了又重新看向周驁:“也是湊巧碰上了,剛好我們朱總也在這邊,要不您看……”
“不好意思。”周驁淡淡的打斷許經緯的話,借口稍后還有安排,三言兩語結束了談話。
許經緯訕訕笑道:“那就不打擾了,等您有空了咱們一定再約。”
“好的。”周驁敷衍完,側身沖鄭時珣和周仲霄抬手作了個請的手勢,許經緯眼神一動,笑著朝旁邊讓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