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裁判宣告勝負,整個長安城內(nèi),頓時響起一陣歡呼聲!
“小光頭好樣的!”
“呸,怎么說話呢?這是安國寺的大師!”
“哦對對對,大師好樣的!!”
場外的稱贊聲不絕于耳。
而作為本場的勝者,靜玄和尚卻不停的默默誦念佛經(jīng)。
每個人都有登臺的理由,都有必須爭勝的原因。
但其實。
他一開始并不想?yún)⒓哟舜伪任洹?/p>
出家人本就不該有爭強好斗之心。
可師父說,佛無國界,但僧侶有。
此番比武,關(guān)乎景國百年大計,更關(guān)乎天下蒼生的安危。
國若不存,何以修佛?
因此,他不得不代表景國,登臺比試。
靜玄抬眸看向了觀戰(zhàn)席的姜峰,內(nèi)心不由得暗自感慨。
在造化秘境特訓(xùn)時,這位姜施主便看出了他內(nèi)心的遲疑,故而與他有過一番深談。
姜施主當(dāng)時問他,為何心生遲疑?
他說比武有違佛門弟子的初心。
可姜施主卻反問他,初心是什么?
舍己救人,是否為初心?
舍身護國,是否為初心?
他日列國鐵騎入侵景國,屠戮百姓,是否會悔恨今日沒有為國而戰(zhàn)?
于是他大徹大悟!
前往造化秘境之前,師父便與他說過,姜施主是個深諳佛理之人。
如今看來,確實如此。
那時候他才真正懂得師父所說的,人生處處是修行。
讀書人有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方能明悟書中的道理。
修佛也是如此。
佛理從來不只是在經(jīng)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