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安城變得愈發的熱鬧。
列國齊聚長安比武,長安百姓無不心神振奮。
舉國上下,萬眾矚目。
天子下令,各州的六境武夫,一時紛紛涌入長安,進行御前比武,決出最強的六境武夫!
凡被舉薦的六境武夫,也都開始匯聚長安,積極備戰。
其實。
在那些勛將子弟看來,天子此舉,根本毫無意義。
正常情況下,一位六境武夫的戰力是否強大,大體上取決于三個方面。
功法,秘術,觀想圖。
所謂正常情況,便是不把神通者也算進去。
神通不可求,全靠天意,掌握神通的人,在這一境界,天生具備優勢,這是毋庸置疑的。
可這并不能說,擁有神通的人,就一定比其他人強大。
功法,秘術,觀想圖,都具備強化戰力的作用!
而這三者……那些來自民間的武夫,哪里比得過底蘊深厚的武將世家?
舉個簡單的例子。
陸奇羽雖然也是六境武夫,陸家在雍州也算是當地豪族,可陸家在功法,秘術,觀想圖上的積累,比起長安的門閥大族,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更別說,那些豪門世家子弟,在很小的時候,便以靈藥疏通經脈,夯實根基,一旦到了習武的階段,每一個境界都無比扎實。
同境界的武夫里,普通人根本爭不過。
當初被稱為長安雙杰的曹沫和范初塵,其戰力便已達到了六境武夫這個境界的極限。
這兩人還都不具備神通。
因此,在長安一眾勛將子弟眼中,那些沒有好出身的武夫,實力也就那樣。
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人的強弱,功法,秘術,觀想圖,這些確實是重要的因素,可在真正的戰斗中,這些卻不是關鍵性的因素。
戰斗意識,技藝境界,甚至是求勝的決心,都可以影響一場決斗的勝負。
否則世間也不會有那些以弱勝強的例子。
如果單看紙面上的實力,就判斷一個人的強弱,那大家也不用比武了。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