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歸?!恐校诎變缮暮3?,猶有萬鈞之重。
無窮無盡的壓力,在四面八方的洶涌而來。
金光暗沉,流炎成袍的少年,在海中步履蹣跚,艱難前行。
相比之下。
蘇昌在這【無極歸海】之內(nèi),卻是游刃有余,來去自如。
他高舉兩儀棍,正欲給予這個少年,慘痛的教訓。
敲碎牙齒,打斷雙腿,以此回報少年的猖狂。
在他看來,能夠克制不殺,已經(jīng)是看在徐長卿和伍子荀的面子上,手下留情了。
老實說,他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這么生氣了。
以前旁人總說他性情酷烈,治軍更是以嚴厲著稱。
直到兒子戰(zhàn)死,一夜白頭,這位涼國公就變得愈發(fā)的沉默寡言。
倒也不是為了什么修身養(yǎng)性。
武夫本就需要釋放天性,該怒則怒,該殺則殺,何須養(yǎng)什么性?!
他只是在想……
倘若當初沒有對蘇邕那么嚴厲,輕則謾罵,動則責罰,而是選擇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夸贊,蘇邕是否就不會為了急于向他證明自己,而選擇貪功冒進呢?
嚴父這個角色,他扮演了太多年,他也認同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道理,只是這些年他總是忍不住在想……當年是否太過嚴厲了呢?
當年看著兒子的遺體,他想對兒子說,你一直是為父的驕傲。
可兒子已經(jīng)聽不到了啊。
他并不否認,蘇邕的死他也要負一部分責任。
這恰恰是為人父最痛苦的事情。
所以,他不想讓孫子重蹈覆轍。
他開始試著收斂脾性,開始給予孫子更多的耐心,更細致的教導。
可如今……姜峰的言語,姜峰的刀術,卻還是激起了他的兇性!
三十年的時光,改變了這個老人許多的想法,卻改不掉他的真性!
可蘇昌并未想過。
姜峰并不需要他的手下留情。
十八歲的少年,在這位百歲高齡的涼國公面前,確實太過年輕,所言所行,也確實稱得上年少氣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