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希元沉默。
墨閣對融入朝堂,態度一直很曖昧。
既擔心失去了自主權,又怕被完全舍棄。
他嘆息一聲,道:“蘇大哥,墨閣沒想過掌控朝堂,也沒想過讓景國罷黜百家,獨尊墨學?!?/p>
他轉頭望向窗外:“此次之事,墨閣絕無參與其中?!?/p>
“但我想說的是,景國能有今日,墨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p>
“百姓不懂墨學之能,甚至貶低墨學,朝廷也不該視而不見?!?/p>
蘇昌道:“朝聞學宮里設有墨家學堂?!?/p>
鳳希元搖頭苦笑:“蘇大哥覺得,朝聞學宮里的墨堂,能真正學到墨閣的精髓嗎?”
蘇昌沉默。
鳳希元繼續道:“并非我墨閣閉守自珍,不肯傳授墨家真傳,而是朝聞學宮的環境,并不適合我墨家傳學。”
蘇昌倒是能夠理解,墨閣的很多創意,往往不是一個人就能想出來的。
但在朝聞學宮里……如今人人皆知,在景國唯有儒學,才有前途。
聰明的學子,會本著了解的心態,去接觸墨學,卻不會深入研究。
而墨閣的看家本領,唯有精通機關之術,方能融會貫通。
如今的學子,功利之心太強,真正認真做學問的人也越來越少。
這也是朝中武將一直以來,與文官不太對付的原因之一。
他們并未為了治學治世而讀書,而是為了當官發財而讀書。
鳳希元嘆道:“這些年,我墨閣為了維持傳承,不得不將弟子散布于天下,以求能夠遇到好的苗子,將他們帶回墨閣。”
可墨閣每年收下的弟子卻是越來越少。
有的人寧愿守著兩本圣賢書,也不愿來墨閣【吃苦】。
儒家的興起,極大的阻礙了墨閣的發展。
蘇昌沉思片刻,問道:“倘若你沒有參與,那你能夠保證,墨閣的其他人,不會有其他想法嗎?”
鳳希元陷入沉默。
他知道,墨閣之內,已經有許多人不滿于現狀。
因為朝廷只愿讓墨閣弟子入工部,可工部的職位,就那么幾個。
有些人想要謀求更多,想要占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