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燧王朝在人皇逝世之后,其歷代帝皇之中,皆無一人以國運成圣。”
姜峰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連一統神州的皇帝都做不到,那么以國運成道,根本就是一條死路。
蕭厲解釋道:“其實這種方式,若只求入道,則較為簡單,可入道后的實力,也相對較弱,而且,它還有一種較為致命的缺陷。”
“以國運入道,便是與國運相連,國強則人強,國衰則人弱。一旦國運動蕩,更是極容易受到反噬,就此跌落境界。”
“倘若國家覆滅,則道毀人亡。”
“其次,天子乃國之根本,系國運于一身,凡以國運入道者,皆為臣屬,叛國便是叛道,叛君便是離道。”
“因此,入此道簡單,但缺陷極大。”
姜峰盤坐在地面,靜靜聆聽。
在武道修行上,他還欠缺了許多底蘊。
以前徐師沒有跟他講這些,或許是因為,他未入超凡。
至于后來……他將武道與神通完美融合,卻是無意間,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蕭厲繼續說道:“第二種,乃是傳道天下。”
“知道大宗師為何會被稱為大宗師嗎?古往今來,絕大多數的武夫走到這一步,大都選擇開宗立派,將自己的武道之路傳承下去,讓更多的武夫踏上此路。”
“大道是由人走出來的,而走的人越多,這條路也就越強,而且,一旦被更多人的所認可,這條大道也將更加穩固。”
“正所謂,傳道天下,唯大宗師矣。大宗師的名稱由此而來。”
“傳道的過程,便是向世界傳述自己的大道,也是歷史上多數大宗師所走的一種方式。”
“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蜀國劍宗。”
“當年的玄祖以劍入道,繼而開創天下第一劍宗,他的劍道也由此成為當世最強。”
“說起來,咱們師爺當年走的也是此路,在琴,茶,劍三者中,他選擇以茶道為基礎,將琴音,劍道融入其中,故而有了【雀鳴】!”
“只是師爺當年沒有開宗立派,反而時常以普通人的身份,混跡江湖,以茶會友,非懂茶之人不傳道,也算是傳道的另一種方式。”
姜峰點了點頭,用通俗的說法,就是一者走的是普遍教育,面向所有的武夫,一者走的是專業教育,只傳懂茶,愛茶,精茶之人。
這時,蕭厲繼續說道:“第三種,乃是以功德成道!據我所知,絕大多數的佛門宗師,走的便是此道。”
“但以功德成道,須大益于天下。所謂的積德行善,累積功德,也只是踏入此道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