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峰站在刻著豫王詩句的石碑前,沉默了許久。
豫王當年也是懷著雄心壯志參與奪嫡,結果卻是以失敗告終。
吳子嵩作為當初的豫王府幕僚,實際上卻是洛神教安插在景國的奸細,那么,豫王的失敗是否與吳子嵩有關呢?
姜峰心中有兩個猜測。
其一,豫王的失敗,蓋因朝廷知曉他與洛神教有所關聯。
作為景國皇室,自然不會讓皇子與邪教有所勾連。
更別說讓這個皇子登上皇位。
其二,吳子嵩潛伏在豫王身邊,不是為了助他,而是為了阻他!
比如,他潛伏在豫王身邊,就是為了偷偷給其他皇子傳遞消息。
若是按照這個來推算……那么當年參與奪嫡的其他皇子,或許才是真正投靠了洛神教!
倘若真是如此,當年的洛神教成功了嗎?
如今那位坐在龍椅上的景國天子,會是那人的后代嗎?
姜峰不敢繼續想象下去。
他生活在景國,當了不良人,在實力還不允許之前,有些事情,注定不能觸碰。
尤其事關皇室機密。
俄頃。
姜峰將視線從石碑上挪開,轉而望向眼前的閣樓。
隨著文守仁,吳子嵩的身份暴露,有關于江洲書院的一切,都將被封禁。
書院被取締,曾經從書院走出來的學子,將會受到朝廷的嚴查,甚至列為逆賊。
只怕江州文人也將受到牽連,在其他州府的文人面前抬不起頭。
曾經的望江閣文會,也將會成為景國最大的笑話!
對此。
姜峰也是束手無策。
文守仁和吳子嵩造的孽,卻要讓整個江州文壇來承擔苦果。
為今之計。
便是盡可能抹去江州書院曾經的痕跡。
因此,眼前這棟建筑,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