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逸清驚訝:“……好厲害。”
沈樂與比了個大拇指:“計算機大佬。”
譚西桐:“兄弟牛逼啊。”
“過獎。”
裴執(zhí)推了下眼鏡。
“不過四級證沒什么用,a國二也是僥幸,與貴校a校隊還有不小的距離。”
“行啦。”
譚西桐抱臂。
“你們理工大佬真是人均坂本,當心今后找不著女朋友。”
“咱們這今天真是群英薈萃。”沈樂與笑。
“別是蘿卜開會就行。”遲野道。
“哈哈哈……”
“沒想到這位高冷小帥哥也很有冷幽默細胞啊。”
譚西桐頷首,面露欣賞。
玩鬧夠了,眾人在圓桌前落座,開始商量vp調(diào)研的具體實施計劃。
譚西桐攤手:“雨傘本身造價也不高,就算算上掃碼安放需要的智能傘架也不貴,咱們直接把咱們學校這個片區(qū)的地鐵站和小區(qū)門口都投放一個,再做個線上app不就行了。”
“不行。”沈樂與搖頭,“這樣時間成本太高了,不光要聯(lián)系廠商定制至少上百臺智能傘架,而且app開發(fā)也需要時間,我們這負責app相關研發(fā)的只有兩個人,至少要好幾個月才能上市投放。”
“可以直接貼牌啊。”譚西桐道,“app那些花里胡哨的宣傳頁面咱先放一放,只上線滿足共享雨傘需要的基礎功能,這樣算下來三個月肯定夠了。”
“我覺得不用這么復雜。”
沈樂與在筆記本上勾畫。
“我們直接找一個雨天,帶五十把雨傘到學校邊的地鐵口,看有多少人會來找我們拿傘。”
“聰明啊!”
譚西桐一拍掌,攬住沈樂與贊道:
“真不愧是咱們清華小雅典娜~”
“我覺得還可以更簡單。”
遲野沉聲。
“我們可以打印一張印有鮮明標識的二維碼海報,雨天貼在地鐵站口,app統(tǒng)計掃碼人數(shù),這樣只用花一張海報錢,并且這周末就能進行實驗。”
“野哥,你這個說法人力物力成本的確是最低,但我認為這樣得到的數(shù)據(jù)可能會不準。”
眾人皆是眼前一亮,沈樂與卻皺眉。
“很多人看到街邊的陌生二維碼可能心有戒備,不敢輕易去掃,很可能得到的數(shù)據(jù)比實際數(shù)據(jù)低。”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半個多小時也沒達成共識,譚西桐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