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蘿留了下來,負責外院的瑣事,段公義和陳曉風則負責別院的護衛。
別院后面有一小畦菜地,竇昭陪著祖母澆水捉蟲,如果不是有元哥兒在旁邊調皮,日子仿佛回到了竇昭沒有出嫁的時候。
宋墨來看她的時候就忍不住擰了擰她的鼻子,笑道:“等我們都老了,就搬到別院里來住,你種花我澆水,逢年過節的時候就回去看望孫子孫女,他們討我們喜歡,我們就多給他們幾個紅包;他們要是惹得我們生氣,我們就回去發通脾氣……”
竇昭笑彎了腰。
等宋墨走后,紀令則來拜訪她。
祖母知道她是大戶人家長大的,不諳農事,特意在小花廳里招待她。
她笑吟吟地陪著祖母說了半天的話,又逗元哥兒玩了半天。
竇昭看她這樣就覺得辛苦,看著到了晌午,索性借口讓她幫著調涼面,和她在茶房里說話:“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紀令則見午飯是用新收的喬麥做的面條,配了碧綠的黃瓜、白嫩嫩的芽菜、黃燦燦的花生豆,不由艷羨地嘆了口氣,輕聲道:“昨天柳葉胡同王家的二太太過來串門,送了些金銀過來,說是我和你十二哥成親的時候他們不知道,這是給我們的賀禮。還說,十二哥如今都娶了媳婦,七太太總這樣住在王家也不好,讓我派人把七太太接回來,這才賢婦所為。我尋思著這不是我一個做媳婦的能做主的事,又怕長輩們誤會,就來跟四姑奶奶說一聲。”
竇昭冷笑。
王家打的好主意。
如果竇德昌娶了別家的女兒,新媳婦進門為了得個賢名,說不定就得把這件事給攬在了手里,到時候不免是個麻煩事。
還好竇德昌娶的是紀令則,彼此知根知底,否則,僅僅解釋之其中的來龍去脈,恐怕就難于啟齒。
她直言道:“我好不容易才把七太太送出了門,嫂嫂可千萬別又把人給接回來了?!?/p>
紀令則聽了瞇著眼睛笑,道:“有你這句話,我可就放心了?!彼D移話題問起竇昭的身體來:“我看你腳步十分的輕盈,不像是懷著孩子的樣子,可有什么秘訣?”
竇昭忍不住打趣紀令則:“嫂嫂何必心急?等嫂嫂的好消息傳到我這里,我再傳你些經驗也不遲。”
鬧得紀令則漲紅了臉。
用過午膳,送走了紀令則,竇昭在內室午休。
正午的太陽刺目地照在院子里,讓人懶洋洋地提不起精神來。
迷迷糊糊間,她聽到一陣喧嘩聲。
竇昭不由皺眉,吩咐服侍的若彤:“你去看看是誰在那里叫嚷?”
若彤小跑著出了屋,很快又折了回來。
“夫人,是二爺。”她急急地道,“說是二爺和朋友去白雀寺游玩,誰知道馬車突然翻了,二爺的腿被壓著了,一動就疼得厲害,想著夫人在別院避暑,二爺就吩咐護衛雇了頂轎子把他抬了過來,還讓我們去給他請個大夫?!?/p>
竇昭皺眉,道:“他們一共來了幾個人?現在都在哪里?”
若彤道:“他們一共來了十五個人,其中三個人是二爺的朋友,其余十二人是二爺的護衛。松蘿把人都安置在了外院的東跨院,二爺的腿傷了,就由兩個小廝護著住進了外院的小書房,又差了小廝去請大夫?!?/p>
她的話音剛落,就有小丫鬟跑進來道:“二爺貼身的小廝說奉了二爺之命,替二爺給夫人和老安人問個安?!?/p>
本來就只是禮數上的事,竇昭讓人拿了幾塊碎銀子打發了宋翰的小廝,叮囑若彤:“你去傳我的話,讓段師傅加派人手巡邏,千萬別讓二爺的人摸進了二門?!?/p>
若彤曲膝應聲,退下去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