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國公爺另有想法?!睂幍麻L公主沉吟道,“我看,不如請太后娘娘為宋翰賜門婚事好了。宮中每年都有女官放出來,也有些嬪妃的家眷進宮去給太后娘娘請安,隨便指哪個都不辱沒了他?!?/p>
宮中的嬪妃多出身寒微,家里的姊妹多是久貧乍富,拿得出手的不多,嫁過來又沒有女性的長輩指點,不行差踏錯就是好的了,指望著能和竇昭打擂臺,只怕有那心也沒那個能力。
陸老夫人很是滿意寧德長公主的主意,悄聲道:“那就事不宜遲,趁著三皇孫滿月酒你要進宮恭賀,探探太后娘娘的口風?!?/p>
寧德長公主笑著應了聲“好”,有小廝一路跑了進來:“東宮的內侍奉了太子妃之命,送來了賞給大爺洗三的賀禮?!?/p>
宋墨和宋宜春都去宮里謝恩了,竇昭又在做月子,宋大太太出面去道了謝,將東西捧了回來。
不過是對步步高升的金錁子,可這是太子妃賞的,意義不一樣,穩婆捧在手里,人都有些飄忽了。
眾人少不得又是一陣賀喜。
蔣驪珠過來祝賀元哥兒洗三。
她曾幫著蔣琰打掩護,蔣琰看著她就覺得親切,領了她去給陸老夫人和寧德長公主磕頭。
蔣驪珠妙語連珠,逗得兩位老人家不時開懷大笑。
蔣琰溫順地在一旁給眾人斟茶端水。
從英國公府回去的路上,陸老夫人對寧德長公主感慨:“榮辱不驚,這才是世家女子的氣度,怎是父兄當個官或是家里有幾個錢就能做到的?”
蔣驪珠的公公不過是個小小的指揮使,丈夫更是白身,她站在眾女眷間,卻不卑不亢,淡定從容。
寧德長公主拍了拍陸老夫人的手:“硯堂媳婦是個心里有數的,阿琰在她身邊,她會好好教導阿琰的。”
“但愿如此。”陸老夫人苦笑。
孩子
宋氏父子從宮里趕回來的時候,已是華燈初上,來參加宋翮洗三禮的客人都已經散了。
宋墨朝著宋宜春點了點頭,回了頤志堂。
宋宜春卻站在英國公府正路的青石甬道上沉默了良久。
從前皇上待他雖稱不上親密,可也沒有把他當外人,可這次進宮,他卻明顯地感覺到皇上對他的冷淡和疏離,甚至還對他說了一番“嫡庶不分是亂家的根源”之類的話。
難道皇上聽說了什么不成?
或者是宋墨在皇上面前抱怨了些什么?
宋宜春側身朝頤志堂望去的時候,眼神就像淬了毒的刀子似的。
這種事宋墨還就真干得出來!
要不怎么京都的那些武官提起宋墨無論如何都要打起三分精神來呢!
宋宜春想到這里心里就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