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五房只能指望著孫子了。
她起了這念頭,商量過竇世樞之后,把蔡氏生的兩個兒子都抱到了自己屋里教養,因此和蔡氏生出罅隙來,這都是后話了。
到了和王家約好的日子,五伯母和六伯母按品大妝,蔡氏和郭氏也都打扮得雍容華貴、大方得體,和高氏、龐玉樓,還有高氏的兒媳高明珠一起,去了濟寧侯府。
魏廷珍簪著翠牡丹葉,穿著云霞翟文褙子,神色倨傲地站在二門口迎客。
五伯母看著心里就有氣。
要不是這個大姑姐,魏家能有這么多事嗎?
她一改往日的謙和,笑著上前就刺了魏廷珍一下:“沒想到大姑奶奶這么早就回了娘家。瞧這陣勢,我剛才眼花,還以為是明姐兒呢!”
言下之意,譏諷她一個出嫁的姑奶奶,卻插手娘家的事,多管閑事。
魏廷珍眼睛微瞇,毫不示弱地笑道:“我也是剛踏進垂花門,遠遠地看著三品、四品的霞帔都有,還以為是大朝會,不由在這門口多停留了片刻,倒惹得親家太太看花了眼,真是不應該。”她說著,捂了嘴笑,一雙眼睛卻鄙夷地在竇、王兩家的女眷上打了個轉。
蔡氏見婆婆態度強硬,自然不會讓魏廷珍說過去,笑道:“我竇、王兩家都做官的多,除了夫人,還有淑人、孺人,并不稀奇,不像夫人的娘家和婆家,除了超品的夫人,就沒有其他的品階,讓人遠遠地望過去,哪位是夫人,哪位是太太,一目了然。也難怪大姑奶奶會看錯。好在大姑奶奶娘家的弟弟娶的是我們竇氏女,以后打交道的機會多,時間長了,大姑奶奶自然也就會習慣了滿屋命婦的場面?!备]家和王家不是
問由
魏廷珍聽得火冒三丈,正要回龐玉樓幾句,竇明的乳娘周嬤嬤扶著竇明過來了。
“為了我的事,給諸位伯母舅母嫂嫂們添麻煩了。”她曲膝給竇王兩家的女眷行禮,一襲大紅刻絲的袍子,掛在她骨瘦如材的身上,空蕩蕩的,讓人看著不由平添幾分心酸。
那龐玉樓就慣是會做表面文章的,立刻上前拉了竇明的手,一面擦著眼角,一面哽咽道:“我的好姑奶奶,不過一個年關沒見,你怎么就變成了這個樣子?我們都是過來人。誰家的兒媳婦做小月子不是雞鴨魚肉地伺候著,出了月子就胖幾斤,怎么到了你這里,反倒是瘦得不成人樣子了?這樣子要是讓我們家老祖宗知道了,還不得心疼死你,急急地催著你舅舅們給你外祖父寫信,讓你外祖父把那云南上好的藥材尋些來給你補身子!”她說完,望著魏廷珍,誠懇地道,“府上也是百年世家了,怎么連上好的藥材都沒有?”她又望向蔡氏,“她嫂嫂,我那里還有兩包上好的天麻、一斤血燕,只是那百年的人參前些日子婆婆身體不適,給婆婆用了,只剩下了小半截,也不知道夠用不夠用?”
言下之意,這百年的人參就由竇家出了。
蔡氏在心里把龐玉樓罵了個狗血淋頭。
百年的人參是什么價錢,是一點點天麻和血燕能比的嗎?
可當著魏廷珍的面,她卻不能拒絕。
要不然就慣常的規矩,沒體面的就是竇家了。
果然是些狼子賊心,做不得同伴。
她笑道:“五姑奶奶婆家沒有,也就只能指望我們這些娘家人了。我等會就吩咐嬤嬤送幾支人參過來給五姑奶奶補身子,她舅母你放心好了?!?/p>
卻沒有說是多少年份的人參。
龐玉樓在心里撇嘴。
天天標榜自己是讀書人家,關鍵時候就露出了商賈的本來面目,還處處瞧不起他們龐家!
兩人一番明爭暗斗,五太太暗自不悅,轉頭和藹可親地對魏廷珍道:“既然親家夫人身體不適,我們就去明姐兒屋里坐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