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老這樣說就不對了,都是您的晚輩,有什么勞動不勞動的?”竇昭知道老年人離鄉,都特別的不習慣。只有家里安穩了,那些護衛才可能真正安下心來幫她做事。
兩人正說得高興,陳核過來了。
他恭敬地把宋墨的話稟了竇昭。
竇昭想了想,道:“明天去拜見了三老爺和三爺,后天就開始對賬吧!”
陳核笑著退了下去。
竇昭又和陳曉風等人的家眷說了幾句話,想著她們一路風塵地趕過來,都很疲倦了,親自送她們出了垂花門。
段老太太見著兒子的時候不免感慨:“難怪你在京都的大師兄幾次請你到兵部做教頭你都沒有答應,夫人待人可真是仁義!”
段公義嘿嘿地笑。
段老太太就叮囑他:“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你雖對夫人有救命之恩,可當初夫人可是付了賞錢給你的,這些年又對你照顧有加,若說有恩,也相互抵消了。你切不可居功自傲、挾恩圖報……”說了一大通告誡他的話,聽得段公義哭笑不得,連聲稱“好”,花了半天功夫才把母親勸著去盥洗休息。
而竇昭送走了段老太太之后,換了件衣裳,見了趙良璧。
趙良璧先送上了崔姨奶奶和紅姑給她做的衣裳鞋襪,說了崔姨奶奶的近況,這才將竇昭走后家里的瑣事一一地告訴了竇昭。
竇昭一邊聽,一邊觀察著素心。
她發現在自己和趙良璧說話的半個時辰里,素心給自己和趙良璧續了六次茶。
竇昭不由嘴角微翹,知道趙良璧晚上想在落腳在筆墨鋪子,和崔十三、田富貴好好地聚一聚,竇昭沒有留他,讓素絹留下來值夜,就去安排宋墨的晚膳。
宋墨看著餐桌上有道香酥鴨,知道竇昭又下廚了,笑道:“讓灶上的婆子做就是了,天氣這么冷,小心凍了手?!?/p>
竇昭笑道:“她們哪有我做得好吃?”
“那倒是?!彼文行┖蠡?。
他喜歡看竇昭圍著他團團轉的樣子,就想著法子讓竇昭服侍他。竇昭有一天做了這道香酥鴨,他吃著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