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宜春回來的第二天一大清早,就去了宮里磕頭謝恩,交了差事。
他回來的時候春風滿面的,竇昭一直擔心他在皇上面前說了宋墨些什么,聞言沉吟道:“要不要探探宮中來者的口風??”
“應該沒什么事。”宋墨笑道,“若是有事,汪公公肯定會提前知會我一聲的。”
汪公公是指汪格。
宋墨去見了宮中的人,說了幾句客氣話,賞了兩個厚厚的封紅,次日凌晨和宋宜春一前一后地進了宮。
還沒有等宋墨出宮,報信的人就飛奔而至:“恭喜夫人,賀喜夫人!世子爺升了金吾衛同知,還督理五城兵馬司的事務。”
竇昭大吃一驚。
宋墨今年才十六歲。
“此話當真?”她不禁傾身道,“你是聽誰說的?”
報喜的小廝眼角眉梢都是掩飾不住的喜悅,繪聲繪色地道:“是乾清宮汪公公身邊的小公公說的,皇上已經下了旨,世子爺回來時候您就可以看到圣旨了。”
這圣恩來得太突然!
可再多的,那小廝卻一問三不知了。
竇昭只好耐著性子等宋墨回來。
竇世樞卻是目睹了全過程的。
到了下衙的時辰,他推了應酬,徑直回了槐樹胡同。
五太太親自給他更衣。
他問五太太:“還有幾天是壽姑回娘家住對月的日子?”
五太太笑道:“還有四天。”
他沉吟道:“到時候你和兩個兒媳婦好好捯飭捯飭,去靜安寺胡同給壽姑做做面子。”
五太太詫異。
竇世樞從來不管內院事務的。
“出了什么事?”她有些不安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