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得罪了皇上來,宋墨尚了公主,掌握了英國公府實權,讓他成為擺設,又變得微不足道起來。
他要趕快把宋墨的婚事定下來,等到皇上回了京都就沒辦法了。
坐在旁邊太師椅上喝茶的陶器重卻笑道:“我前腳走,竇家立刻派人打聽世子爺的事,這恰恰說明竇府很想嫁女兒。國公爺稍安勿躁,這件事我早就預料到了,我明天一早就去一趟靜安寺胡同!”
宋宜春也懶得問他有什么主意了,只是催著他:“快點把這件事辦妥!”
陶器重笑著應喏,出了書房,
入目
竇世英在書房里來來回回地踱了一個上午,這才叫了高升進來。
“英國公世子除了你說的sharen之事,那陶器重所言可還有其他不實之處?”他鄭重地問高升。
“沒有!”高升搖頭,“大家都說,英國公世子顏如宋玉,貌比潘安,文武雙全。”
“哦!”竇世英更加不愿意就這樣輕易地放棄了,他想了想,決定親自去趟避暑行宮:“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一個人到底怎樣,要看過了才知道!”
高升極為贊同,覺得竇世英這樣做才是對竇昭好,忙殷勤地道:“我這就去趟槐樹胡同。”
沒有宣召想要進出行宮,以竇世英的品階,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求助于竇世樞。
“不用了!”竇世英的神色驟然間冷了下來,在槐樹胡同那些人的眼里,竇昭就是個物件,沒有了何家有魏家,沒有了魏家有紀家,總想著如何賣個好價錢,從來不曾體會、顧及竇昭的感受——就算養只貓啊狗啊的,時間長了,也有感情,何況竇昭和魏廷瑜從小就定了親,他們卻任由竇明代竇昭嫁到了濟寧侯府……
相比英國公府,自然是紀家能讓竇家得到更多的實惠。若是讓槐樹胡同知道了宋家的事,還不知道會打什么主意!
這一次,誰也別想左右竇昭的婚事,他要自己拿主意!
竇世英低聲叮囑高升:“四小姐的事,你千萬不能跟槐樹胡同的人說。”想想,又道,“誰也不能說!”
高升連連點頭。
八字都沒有一撇的事,他自然不會到處去嚷嚷,何況四小姐剛剛被五小姐搶了夫家,就是說得再好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若是四小姐和宋家的婚事不成,又傳了出去,四小姐以后可怎么做人?最好還是像七老爺說的那樣,等兩家正式下了聘,再說給那些想看四小姐笑話的人聽,為四小姐正名,那才是正經。
他向竇世英保證:“就是我那渾家,我也不會說的。”
竇世英頗為滿意地“嗯”了一聲。
高升忙套了馬車,親自趕車送竇世英去了位于西苑太液池旁的避暑行宮。
竇世有個同科在行人司任司正,這次正好陪著皇上來了避暑行宮,他決定通過這個同科把宋墨給引出來,他不動聲色地把人瞧一瞧。
高升就把馬車停在了避暑行宮側門對面的小樹林旁,拿了竇世英的名帖請人去給這個同科遞話,竇世英則坐在馬車里等。
秋日下午的陽光,暖洋洋的,一半照在了樹梢,一半照在了車上。
自從發現姐妹易嫁之事后就一直沒有怎么好好睡覺的竇世英困頓地閉上了眼睛。
或許有大半個時辰,或許只是一會兒,他迷迷糊糊間聽到一陣疾馳的馬蹄聲。
這是靠近避暑行宮的地方,任何的響動都會讓人警覺。
竇世英撩了車簾朝外望,看見幾個穿著五軍營衣飾的人簇擁著個穿金吾衛衣飾的人正朝這邊馳來。
他不由“咦”了一聲,探出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