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昭一面將信收起來,一面笑道:“他說這次廷試開始的時候,皇上曾在大殿里逛了一圈,見他年輕最小,還仔細地打量了他兩眼。他懷疑皇上根本就沒有看他的文章,不過是因為他年輕最小,所以點了他做探花。他仔細看過狀元蔡固元的文章,說沒有他寫得好……”
素心也忍不住大笑起來。
竇昭嘗了嘗桃酥,道:“紀表哥這個人,還像個小孩子似的。明明知道我的生辰,卻偏要等自己中了探花郎才送了賀禮來。要是他這科落第,只怕好幾年都不會理睬我了。說到底,還是記得我說他和竇明胡鬧的話。”
素心點頭,幫竇昭斟了杯茶,道:“紀少爺這個人,雖然十分的驕傲,卻為人坦蕩,反而好相處。”
“誰說不是。”竇昭笑著去了書房,“我來給他回封信——估計天下的人都覺得他此刻定是春風得意,躊躇滿志,恐怕只有他認為這個探花郎是種羞辱,連提都不想提起!”
素心想想,覺得紀詠還就真是做得出這種事的人。
她不由抿了嘴笑,在一旁幫著竇昭磨墨。
紀詠接到竇昭回信的時候,正在猶豫著要不要去翰林院任職。
紀詠的伯父紀頌和父親紀頎急得團團轉,紀頎更是抱怨道:“祖父怎么到今天也沒個消息?見明的事到底怎么辦,他老人家不拿個主意,我們也不好行事啊!”
紀頌苦笑。
子息求見。
兩人都有些迫不及待地讓子息進來回話。
“少爺吩咐我去跟轎廳的人說一聲,”子息喘著氣,顯然是一路小跑過來的,“他明天一早要用轎子,要去吏部備報。”
紀頌松了口氣。
紀頎卻是“啊”地一聲站了起來,忙道:“見明怎么又突然改變了主意?”
子息勻了勻氣息,這才道:“少爺剛剛接到了竇家四小姐的信,竇家四小姐不知道在信里寫了什么,少爺看著撲哧地笑了起來,然后就讓我去跟轎廳的人說一聲。”
紀頌和紀頎面面相覷。
紀頎猶豫了片刻,小聲地問子息:“竇家四小姐的信里,都寫了些什么?”
子息搖頭。
紀頌捏著胡子輕聲道:“那就想辦法看看竇家四小姐信里都寫了些什么?”
子息愕然,不由抬頭朝紀頎望去。
卻見紀頎輕輕地咳了一聲,低頭喝了口茶,仿佛沒有聽到這話放似的。
子息暗暗苦笑,卻不得不答應下來,第二天趁著紀詠出門的機會,找出竇昭給紀詠的信草草地瞥了一眼,又匆匆地去給紀頌和紀頎回稟道:“……也沒有說別的,竇四小姐不過是在信中寫了些養花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