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雪聽著心情立刻變是浮躁起來。
她知道趙谷秋的死是竇世英心里的一個疙瘩,可逝者已逝,這活著的人總要繼續過日子。原以為時間長了,自己再小意曲從,這疙瘩自然也就解開了。
誰知道卻事與愿違。
這么多年過去了,竇世英不僅沒有忘記趙谷秋,而且和自己漸行漸遠,再不復從前的親密。
機會從來都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
就像竇明的傷心一樣。
在真定,在竇家,竇明嫡庶不明,她,永遠是個小妾扶正的繼室。
想到這些,她不由咬了咬牙。
她和竇世英必須重新開始。
京都是個外省之人如過江之鯽的地方,誰也不清楚誰的底細。他們去了京都,竇世英入朝為官,又有竇世樞這樣的族人,王氏這樣的親戚,他們完全可以在京都定居,不再回真定,而竇明也可以在京都快快活活地長大,清清白白地嫁人。
“現在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王映雪低聲地對胡嬤嬤道,“七爺正值壯年,我們就是回真定,至少也是十幾年以后的事了,崔姨奶奶難道還能活到那個時候不成?”
最終能不能長住京都,王映雪還沒有十分的把握,不敢把話說滿了。
胡嬤嬤想想也是,笑了起來:“倒是老奴多慮了。”
“哪里,”王映雪握了胡嬤嬤的手,真誠地道,“這些年若不是有你在我身邊,我哪能支撐得下去。”
“太太可折煞老奴了。”胡嬤嬤連聲不敢。
主仆說著,心情都有些激動,胡嬤嬤虛扶著王映雪進了內室,就看見竇明抱著個大迎枕,目光呆滯地坐臨窗的大炕上,屋里收拾東西的丫鬟、婆子來來去去,她卻視若無睹。
王映雪心里“咯噔”一下,忙上前摟了女兒:“明姐兒,明姐兒!”
竇明回過頭來,光彩也一點點地回到了眼眸中。
王映雪吁了口氣,引了她說話:“你要不要去看看還有哪些東西要一并帶去京都的……”
“什么也不要!”竇明的聲音非常的高亢,顯得特別尖銳,“外祖母都會買給我的,我什么也不要!”
王映雪眼睛一shi,抱了女兒,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
※※※※※
祖母請竇世英到堂屋里坐下,親自給他沏了杯茶,困惑地道:“你要接我去城里住些日子?”
竇世英有些尷尬,含蓄而委婉地將龐寄修和鄔善的事告訴了祖母。
祖母呵呵地笑,道:“一家有女百家求。我們壽姑長得漂亮,性情又好,以后有你頭痛的時候。”然后很爽快地吩咐紅姑收拾東西,事情順利得讓竇世英和竇昭都有片刻的怔愣。竇昭更是在心里暗暗感慨,祖母聽到龐寄修的用心都能笑而對之,不知道是赤子純心呢?還是看破了世事?
回到真定,不過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