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夫人笑著頷首。
有小丫鬟進(jìn)來稟道:“二太夫人,玉二奶奶領(lǐng)著鄔家的少爺、小姐來給您請安了。明姐兒和儀姐兒也一道過來了。”
“快請他們進(jìn)來,快請他們進(jìn)來。”二太夫人迭聲道。
鄔家在新樂,竇家在真定,同朝為官,兩人也稱得上是同鄉(xiāng)。只是鄔松年這個人比較孤傲,加之一個在翰林院,一個在吏部,兩人雖是姻親,但來往并不密切。后來竇世樞不得意,鄔松年反而常請了竇世樞去家里喝酒,兩人這才越走越近。二太夫人因此特別地看重鄔松年的兩個孩子,這也是為什么鄔善和鄔雅常到家里來做客的緣故。
前世,竇昭只聽說過鄔善的名字。
他擅長書畫,和竇德昌是知己。竇德昌拐了紀(jì)家的表姐后,是鄔善陪著他在紀(jì)、竇兩家奔波,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不僅說動紀(jì)、竇兩家承認(rèn)了這樁婚事,還把樁丑聞變成了一時的佳話。
竇昭對此印象很深刻。
她一向覺得能舌燦蓮花顛倒黑白的人都不是個簡單的人。
因而當(dāng)一大群人簇?fù)碇鴰讉€孩子走進(jìn)來的時候,她好好地打量了其中唯一的男孩子鄔善兩眼。
鄔善感覺到有人在看自己,回過頭來。
竇昭就朝著他禮貌地笑了笑。
鄔善回了她一個笑,和所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七歲小男孩一樣,他的笑容干凈又真誠。
竇昭不由在心里感慨。
再過十年,不知道這些孩子都會變成什么模樣?
已經(jīng)三歲的竇明卻是一進(jìn)門就看見了低頭站在一旁的母親。
她又驚又喜,掙扎著從乳娘的懷里下來,高聲喊著“娘親”,沖過去抱住了王映雪。
王映雪臉色微變,聲音急促地低聲道:“我是怎么跟你說的?”
竇明吐了吐舌頭,嬌憨著喊了聲“姨娘”。
二太夫人、紀(jì)氏和玉二奶奶都是經(jīng)過事的人,一聽就知道是王映雪教竇明當(dāng)著別人喊她“姨娘”,背著人卻讓竇明喊她“娘親”,頓時眉頭俱是一蹙。
如果是從前,二太夫人早就訓(xùn)斥起來,現(xiàn)在竇鐸正氣惱竇世樞壓著他分了一半財產(chǎn)給竇昭,有些事情東府倒不好插手了,但這并不表示她就能容忍這種事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