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歸義軍上下,生是大業的兵,死是大業的鬼!豈能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你這是要我們,背叛祖宗,分裂國家!”
張武拔出腰間的佩刀,刀尖直指陳平川,雙目赤紅。
“我張武,便是戰死在這沙場之上,也絕不與爾等叛賊為伍!”
“沒錯!我等誓死效忠大業!”
“與異族結盟,更是對祖宗的背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個道理你難道不懂嗎!”
“歸鄉派”的年輕將領們,紛紛站起身,與張武站在一起,怒視著陳平川。
在他們看來,陳平川的“立國論”,是對他們堅守百年之信念的褻瀆。
另一邊,一些被陳平川描繪的藍圖所打動的年輕軍官,也下意識地握住了刀柄,與他們對峙。
宴會現場,瞬間劍拔弩張。
一場內訌,似乎一觸即發。
“都把刀給我收起來!”
張烈發出一聲雷霆般的怒吼,他一腳踹翻了身前的桌子,酒肉飯菜灑了一地。
他那雙虎目,如同要噴出火來,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
“誰敢在這里動手,休怪我張烈的刀不認人!”
張烈的威望,無人能及。
兩邊的將領雖然依舊怒目而視,但還是緩緩地收回了兵器。
張烈的心中,此刻也是一片驚濤駭浪。
他不得不承認,陳平川的“立國論”,對他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與其為一個已經爛到根里的朝廷陪葬,不如在這片土地上,為漢家的子孫后代,殺出一片朗朗乾坤!
這個想法,就像一頭沉睡的猛獸,在他的心中蘇醒。
可是,祖宗的遺訓,百年的傳統,還有眼前這些情同手足的弟兄……
他怕。
他怕歸義軍,會因為這個理念,徹底分崩離析。
就在這最關鍵的時刻,一直沉默的秦王祝衡,再次站了出來。
他走到場中,看著那些怒視陳平川的“歸鄉派”將領,臉上露出一絲悲哀的苦笑。
“效忠大業?”
“你們可知,在我逃出京城之時,沿途所見,是何等景象?”
他的聲音,充滿了滄桑和疲憊。
“易子而食,餓殍遍野!而那些所謂的朝廷命官,卻依舊在搜刮民脂民膏,花天酒地!”
“你們可知,當梁家篡權的消息傳出,京城內外,萬馬齊喑!那些飽讀圣賢書的文人士子,那些世受國恩的勛貴武將,有幾人站出來為死去的皇帝說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