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祖母問什么事,談曉蘭直接攙著她回了屋,對她說了今天在渡口做了一次咨客的事。
最后問道:“奶奶,我想以后在渡口做咨客,您覺得怎么樣?”
蕭氏一時有點接受不過來,兒子出門前還和自己商量,準備給蘭兒買個丫頭使喚,跟在身邊熟悉幾年,等以后出門到了婆家,家里的那些瑣事也就不用蘭兒自己做了。
怎么幾個月的時間,丫鬟沒買來,蘭兒自己卻要去給人做引路丫頭了!
蕭氏堅決反對:“不行,我不能讓你去給別人做丫頭去!”
談曉蘭有點懵:“奶奶,您聽成什么了,我去渡口做咨客,不是做丫鬟?!?/p>
蕭氏有自己的理解:“領著別人在渡口玩,不就是引路丫鬟么!”
談曉蘭哭笑不得,“奶奶,她們來者是客,不知道咱們渡口有什么好東西,我是上洋鎮人,是以主人的身份接待客人的?!?/p>
談曉蘭這樣說,蕭氏也不是不認同,只是認同不代表同意。
好在神情不那么激動了,談曉蘭就接著道:“而且我會雇個利索的媳婦在身邊,有什么伺候人的事,都讓她去做,我不做伺候的事?!?/p>
雖然不做伺候的事,但是蕭氏還是不想讓她做,自小就嬌養著長大的孫女,突然就出門去做工,蕭氏心里還是舍不得的,更何況家里還沒到讓女眷出門做工的地步。
以后哪怕必須有人出門做工來維持家用,那也是何氏出門做工,而不是自家大孫女出門做工。
蕭氏依然搖頭不同意。
既然說不通,談曉蘭就換一個思路說服,“其實出門的女客還是少的,花錢雇傭咨客的就更少了,舍得花錢的,不是官宦人家的太太,就是商戶家的主母,這等人物,您以為隨便是個人就能做得了她們的生意呀!
就拿今天接待的官眷來說,我若不是穿著體面,還讀書識字,別說接待了,就算想見人家一面都難!”
這話老太太自是愛聽的:“那是當然,咱們整個上洋鎮,能比得上我家蘭兒的也沒幾個。”
談曉蘭自己夸了自己一遍,又被祖母夸了一遍,實在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
她靠在祖母身上,抬頭道:“奶奶,別人見都見不了貴人一面,您孫女不但入了貴人的眼,最后還能帶她們下船來看看,能和貴人們交流,可是別人求也求不到的機會呢!”
給普通人引路做咨客,蕭氏覺得掉身份,可是給官眷做咨客,確實如談曉蘭說的,不但不掉身份,還是別人求不來的機會。
祖母還在考慮,談曉蘭拿出鄭啟楊給的五百多文回傭,放在桌上。
“這是今天那位夫人在鄭叔那里買東西的回傭。”
那么多銅錢在桌上一放,祖母也顧不得考慮了,驚訝道:“那么多!”
談曉蘭:“商行的規矩,會給咨客百中取一的回傭。”
說完又拿出今天的咨費,當看到從荷包里倒出來的,足有一兩的銀子的時候,蕭氏終于放棄了反對。
只是:“這咨費給的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