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曉蘭:“我有個嬸子,在上洋鎮渡口開了個繡莊,我和她接觸頗多,在她店里見的多了,也算懂一點,要不然朋友也不會托我來問布料的事。”
上洋鎮渡口,二掌柜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和他們染房合作的,都是做批發的布商,上洋鎮的繡莊店鋪,他還真不熟悉。
不過他也聽出來,談曉蘭對于這個行業,確實是懂一些的。
二掌柜的業務能力還是很強的,見談曉蘭確實懂行,就換了個說法:“其實比起來好衣料,中檔的衣料才是最好銷的。”
談曉蘭笑了笑,也不再多說什么,直接道:“掌柜的報個價吧。”
既然是懂行的,掌柜的報了個剛調價時的價位:“這都是六百文一匹的布,姑娘如果能全部收了,我給你四百五十文一匹。”
二掌柜報了價,跟在談曉蘭身后的王氏就開始在心里算,一匹布四丈,一丈十尺,一共四十尺,四百五十文四十尺布,一尺才十一文多點,如果再砍砍價,說不定真的能十文一尺拿下!
十文一尺是王氏的心里價位,卻不是談曉蘭的。
談曉蘭詐他:“看來掌柜的是不想成這一單生意了,這種衣料,現在店鋪從批發商手里拿貨,談的好了,比你開的價位都要低。”
談曉蘭最近一直在和布商打交到,也是談過秋季布料的,布商給的價位,當然比二掌柜的報價高,但是這并不妨礙談曉蘭往低了說。
砍價么,少有不夸張的,更何況這個二掌柜報的價,絕對不是現在的價格。
二掌柜的果然沒有懷疑:“我可以給你四百文一匹。”
談曉蘭:一下子就降了五十文,看來是莽對了。
可以繼續往下砍了:“這個價位從布商那里就能拿到。”
正是店鋪上新的季節,
布商為了新品銷售,拉攏大客戶時,確實會把過季布料的價位報的特別低。
談曉蘭說的那么篤定,
二掌柜以為她真的已經在批發商那里把價位給砍下來了。
二掌柜的就又降了一點。
談曉蘭卻說他沒誠意:“這個價,可不是收庫存的價位。”
二掌柜的心里開始嘀咕:這姑娘年齡不大,談起來生意,怎么那么老道!
談曉蘭當然沒談過多少生意,
她主要還是得益于做了一年的咨客。
談曉蘭早就計劃著開店,遇到那些商戶家掌管著家里生意的夫人,
談曉蘭就把話題放在做生意上面,